发布时间:2023-03-15 00:28:00 | 谋考网
理综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内容,满分300分,如果只能考140分,在高考前应该怎么样学习呢?一起来看吧!
学习物理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审题,从题干中去分析这里用到了哪些知识,这样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才有针对性的去训练自己的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我们需要了解近几年物理的出题情况,它都偏哪一方面出题。
学习化学我们一定要注重实验,化学实验是我们学习化学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反应都是我们在化学实验中得到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高三学习化学的时候一定要把知识系统化,把各个知识部分练习起来,这样我们在学习的才能更加的容易。
提高高三理综成绩其实也是非常的难的,高三理综一般都是系统化的知识,特别是生物,生物的考察的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点,学习生物必须把知识点转化为考点:考生仅仅对知识点理解是不够的,必须要知道在考试中怎样考,这才是快速提分的关键。
首先从学科时间分配上来说:物理65分钟、化学55分钟、生物30分钟,我认为这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时间分配方案。具体到实际考试中,可以允许时间上有5分钟左右的误差,但是不要误差太多。物理是三科里最难得,给它分配的时间最多,其次是化学和生物。这里要提一句,生物真的是性价比非常高的一个学科,满分90分,大部分同学都能在30分钟内得到70分以上的成绩。从题型上来看,选择题做题时间大约在60到70分钟之内较为合理,主观题用80到90分钟。谋考网
其次再说做题顺序,不同人有不同的习惯。不谈习惯,只谈合理性。我认为最合理的做题顺序是:会做的分值大的题——会做的分值小的题——检查——不会做的题。我们先把会做的题做了,在做会做的题的时候先做分值大的题。做完会做的题,先检查一遍,再做不会做的题。注意,如果考试有时间剩余的话,一定要先检查,再去做不会做的题。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不会做的题如果能得分,那纯属意外收获,我们首先要保证会做的题全部得分,保证做到颗粒归仓,不要期望意外收获。
想要学好地理,可以从夯实基础入手,多看图,多练习,留心周边,注意方法。高中地理的知识点纷繁复杂,所涉及的概念的也多,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各个章节之间的内部联系,注意梳理高中地理学科的知识网络。
1,注重观察,注重积累
地理是一个重视理解的学科,所以靠考前恶补知识点是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的。地理也是一个跟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我们能观察到的花开花落,四季轮回,都是在一定地理条件下才会产生。我们的生产生活,也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
所以不妨在出去游玩的时候,留意一下身边的自然和人文风景,并想一想这是与哪些地理知识点相关。当抽象的课本知识具象化,你会发现自己更有兴趣去学习了。
2,夯实基础
想要学好地理,基础知识是不能少的。经度纬度,简易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是一定要熟练掌握的。关于这一点,我周围的一些同学有个误区,就是他们觉得记地图就是不停地照着画,背下每个区域的轮廓。
然而考试的时候,不一定考熟悉的区域;它可能会给个陌生的区域,然后给你经纬网。如果只背下区域的大致样子,没掌握经纬网的话,那遇到这种情况就翻车了。
而熟悉经纬网以后,一看就大致能定位,它在哪个洲,什么气候,濒临哪个洋,或者在内陆,然后就能推出其他自然和人文方面的信息。题目再怎么考,也跳不出这个范围了。
3,多看地图,图文结合
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地图,在看文字描述的同时,对照图片来帮助理解和记忆。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看地图册,因为相比纯文字的说明,图文能够降低阅读负担,清晰简明的图片能够第一时间吸引人的注意力。
地图是不用刻意去背的,但是要有个感性的印象,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在需要时把它从自己的头脑中还原出来。
4,自然地理用理科思维,人文地理用文科思维
地理在高中是文科,大学是理科。自然地理的风带气压带,季风洋流等需要用逻辑思维,去理解,死记硬背是没用的。
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的风带气压带,可以这样记:在炎热的赤道气流上升,寒冷的极地气流下沉,上升的地区地面低压,下沉的地区地面高压,副高和副极地地区,气流汇集,被迫下沉/上升。然后依据“高压向低压”的规律,再依据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即可推导出所有的风带和气压带。
1、前缀记忆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知识,增强记忆。
2、综合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理解地理特征的过程应该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3、地理制图方法
首先,充分利用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当教师用图片教学时,学生必须注意图片,不要自己看书或做其他事情。老师参考图表讲课,事先准备充分。他将图表中的知识引导给学生,以避免学生费时费力地自行寻找。
4、同音记忆
那就是把无聊的数据变成有趣的单词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