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1 22:40:29 | 谋考网
高考数学满分,其实没有什么奇技淫巧,只需做好两点:
难题解得出来
简单题不失误
按题主的说明,我就先从我的故事说起。
1.我是如何做出来高考的压轴题?
我高考的试卷是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新课标卷》,当年黑龙江、吉林、河南、宁夏、新疆、山西、海南,这七个省份考的,第 21 题是压轴题。
考场上我顺利做完前面的题,到了压轴题还剩不少时间。所以面对压轴题,我内心没有大的波澜,这道题题目如下:
<img src=" data-rawwidth="771" data-rawheight="209"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data-default-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1" data-original="
我看完题目第一问,心里开始有点底气了。它告诉了过某点的切线方程,就相当于给出了两个条件:1.过哪个点,2.在这点切线斜率是多少。
那么,利用题干中的函数和它的导数分别列两个式子,解两个未知数,理论上没有一点问题。于是我就这么做了。
第一小问比较普通,我的方法和标准答案没什么区别:
<img src=" data-rawwidth="825" data-rawheight="296"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data-default-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5" data-original="
第二问就不普通了:
<img src=" data-rawwidth="726" data-rawheight="64"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6" data-original="
首先,由第一问的结果知道 f(x) 的具体表达式。
<img src=" data-rawwidth="795" data-rawheight="70"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5" data-original="
我心里想:1.它的形式并不复杂,2.它和所求不等式的右半边非常有关!我指的非常有关是值形式上,前半部分都是 lnx 除一个东西,后半部分都是一个反比例函数。
这时候我就想把它们两整到一块:题目中问“左边>右边”,我就把它等价于“左边减右边>0”,我这个想法主要来自于刚才说的“左边和右边形式差不多”。然后就得到了:
<img src=" data-rawwidth="760" data-rawheight="68"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0" data-original="
说实话,考场上我做到这一步突然有点慌了,因为目标是让这个式子恒大于 0 ,求 k 的范围,但是二次函数和对数函数混杂到一起,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参数了。。。
心跳开始加速,十几秒后,我想,不管怎样,不能卡在这一步,用笨办法也要做下去,就分离参数 k 吧!
得到:
<img src=" data-rawwidth="2436" data-rawheight="512"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36" data-original="
这个步骤不在任何版本的标准答案中,所以我就手写了。相信高考在 130 以上的人对下面这个思路都比较熟悉:
“分离参数后,想要 k 小于右边式子恒成立,得要小于它的最小值”。
然后我硬用求导公式把它求导,发现 x=1 时取到最小值!
但是 x=1 带入不进去啊,此时我突然明白,出题人可能是特意不想让你用无脑的分离参数法来做。所以我就联想到了洛必达法则(因为我有点数学竞赛经验)——当 x=1 带入不进去的时候,可以把分子分母分别求导,再代入 x=1
<img src=" data-rawwidth="940" data-rawheight="104"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0" data-original="
所以①式右边的最小值就是 -1+1=0,而且取不到,所以 k 的范围是 k≤0 。做完这步,我特别特别高兴,就差没在考场上跳起来。我觉得我已经知道答案了。
但是接下来我又遇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写出严谨的过程?
我不能直接用洛必达法则解释,因为它在当时属于超纲内容。但以我做题的经验,这时总能找到一种说法把结果解释通(手动滑稽)。
最后我用的是先整理成式 h(x)(取重点分析的部分),再分类讨论:
1.k>0时,证明存在 x 使得式子大于零不恒成立(没记错的话是证明h(0)=0,且在 0 到某个和 k 有关的数之间是单减区间);
2.k=0 时,证明原式变得非常简单,易证成立;
3.k<0 时,h(0)=0 且在 x>0时单调递增,所以大于 0 成立。
逻辑没问题,而且看起来满满的,答案也对,改卷老师就给我这道题全分了。下面是官方标准答案,说实话,我如果没用“分离参数+洛必达法则”得知 k=0 是分界线,我是没法按下面这个方法做出来的。(因为如果我没算出来0的话,就不知道为什么第一类要按k≤0分)
<img src=" data-rawwidth="756" data-rawheight="763"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data-default-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6" data-original="
所以,解难题的 5 个关键点是:
1.你要稳健快速的做出第一问,压轴题的第一问也应该像基础题那样轻松。
2.你要熟悉常见“套路” ,对于难题才有下手点。
3.对于课内知识的延伸最好会一些,虽然考纲中不直接考,但会有帮助。
4.有些时候,先把答案猜出来,或者试出来,再想标准解法。
5.有了答案,尽量用最规范的形式作答,否则会被扣过程分。
2.我如何做到简单题不失误?
除了刚才讲的压轴题,前面的简单题、中档题更要注意,毕竟错一道题就与满分无缘了。
但是,我们往往在简单题上会失误,更有可能落入出题人的陷阱。而且丢分的比值比难题更高。
该怎么避免简单题的失误呢?简而言之,就是有创造性的刷题。
大多数人处于没有创造性的刷题状态,他们只是努力。这样的努力确实会给带来成绩提升,然而很快他就会到达一个成绩高原(performance plateau),比如总是考 120 ~ 130。
有创造性的刷题是什么样的呢?按照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K.Anders Ericsson)的理论,我们必须要在刻意练习(delibrate pratice)中才能突破成绩高原,不断提分。
我回顾年少时的经历,我才发现,我当年学习的方式正是刻意练习。
首先,我和大家一样,疯狂地刷题。但不同的是,我总是会去追求一些更难的题,也就是在我能力范围外围的题。这与我的竞赛经历有关,我做了大量的竞赛题。
我喜欢用“stretch”(拉伸)这个词来描述刻意练习的感觉。每当我做一道新的难题时,大脑的不适感会极其接近身体上的紧张感,就好像我的神经细胞本身正在进行重组,形成新的构造。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你做那些题时会感到头疼,肌肉紧张,不舒服?
做完题我会立刻对答案,或者问老师,这就让我得到了即时的专业反馈。但是这些反馈还不够,为了下次不犯错,我需要其他的办法。
我会把自己的错题记在本子上,我总是不断地在提醒自己,知道那里有“雷”,下次避免。但有个问题又来了,一个人的刷题量是有限的,我当时每天也就刷两套卷子,没法穷尽所有的 “雷”,我担心下次还有其他题让我失误。
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快速“排雷”的方法:
当时,我每次数学都能考 140 左右,每到课间和中午,班里就有同学来问我数学题,一开始我觉得这事只是帮帮同学,对自己没啥好处。我把这件事在我心里跟“做慈善”差不多,我认为这是我单向的输出知识。所以我的策略是,占用自己时间不多的话就帮帮,占用多的话就委婉地拒绝。毕竟高三了,自己的时间也很宝贵。
但后来发现,诶,他们问的这题还挺有意思!要不就是难题,我也正好可以练练;要不就是看似简单,但是有陷阱的题,我自己刷一张卷子都不一定遇到这么一道让自己失手的题。无论是哪种,我都要赶紧记下来,以防以后出错。这比我自己刷卷子找易错题高效多了!毕竟大家都是同一个班同一个老师教的,他们容易错的题我也容易错。
通过这个方法,我的脑海中就有了一个“错题本”,这不仅仅是我的错题,还有全班很多同学的错题。
而且,他们在课间问我的时候,周围好多人看着呢,我好于面子,真的遇到不会的题也不好意思说不会,于是就说,“我已经想到怎么做了,但讲起来比较长,快上课了来不及讲了,下节课间给你讲”,然后逼着自己赶紧做出来,一定要做出来,这种磨砺对于我在考场上限时做压轴题帮助很大。
我就这样日积月累收获了很多难题、易错题,并通过“给别人讲解”练习了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因此真正的高考考场上,对于难题,不仅能想到怎么做,还知道了如何将自己的想法写清楚,于是取得了满分150。
所以,简单题不失误的关键点是:学会刻意练习。
做我们擅长做的事情是令人愉悦的,但刻意练习的要求恰恰与之相反。刻意练习首先要努力集中注意力和精力。这是它的“刻意”之处,而大多数人只是在进行弹几下琴或挥几下网球拍这样不需要思考的活动。我们追求的进步,是在做题中的不愉悦、甚至是痛苦中产生的。
正值高三的同学们,很多同学对于即将而来的考试或多或少有些焦虑与无措。大量的基础知识点堆积如山,各类重难点题,会让你做题无从下手没有思路,更难的是你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练习题。
如果你刚好有以上这些困惑,希望这本试卷能够为你的高考备考带来一丝帮助。
很开心同学们能收到这套由一线名师喝高考命题专家出题的《2024新高考语数英提升练》,希望这本试卷能够成为你考前的复习好帮手,帮助你在高考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该套试卷适用于高三,围绕语数外三个科目,主打专题训练和提升。通过分专题练习,掌握高考知识的构成与出题逻辑;逐一练习高考的每一类题型和易错题、难点题等等。
它不用题海战术,而是给学生整理归纳高中所有知识点,进行专题复习和专题训练。并且语数外三科的每一个大专题下是根据高考的重难点总结归纳出的若干小专题,每练习一个小专题,一个小专题解决一个或一类题型。各科亮点如下,仔细查看吧!
《2024新高考语文提升练》
里面包含专为二轮复习设计的32个专题集训和16个押热点题训练。一线名师命制,科学预测高考考点,通篇设计合理,难度适中,选题新颖。同样的考点,不同的考法,掌握解题逻辑。
《2024新高考数学提升练》
名师主笔将高考数学分为【专题训练】【特色训练】【模拟预测】【强化训练】四大训练板块:针对每个专题都精雕细琢出各类经典题目;每一道题目都有详细的答案详解和解题思路,帮助孩子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2024新高考英语提升练》
包含二十八套卷,题目练习从基础到拔高再到名师押题,层层递进。题型按照高考题型命制,选材新颖,且答案解析详细全面。
电子版试卷资料可评论领取哦。祝2024高考考生都能有所提升!
谋考网以上就是谋考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谋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