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3 00:41:44 | 谋考网
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排名如下:
据悉清华大学设有人工智能研究院,学院依托清华大学优势学科,以未来人工智能的原创性基础理论为发力点,力求在探究智能本质的基础上,产生人工能基础理论和关健技术上的颠覆性创新成果,着力打造具有清华特色影响力的基础性、源头性的新高地,积极推进大跨度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推进大范围技术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的融合。
2、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国内最早研究人工智能的高校之一,在1981年就创建了人工智能研究所,经过近40年的发展,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突破与创新性成果,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与显著优势。
3、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学院重点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芯片与系统构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致力干发挥多学科交叉副合的优势,凝聚不同学科的优秀人才,积极培育多学科、跨学院、有特色的研究团队,促进优秀成果的产出。
4、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总体数量位列全国之首,有7个一级学科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其中计算机、控制等4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方向上取得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
人工智能专业定位
本专业课程体系在人工智能主干课程基础上突出智能硬件与学科交叉特色课程。在专业培养模式上深入推进学科交叉,着眼行业发展前沿,融入产业创新生态,贯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产业知识价值链条的联系通道,面向人工智能未来技术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拔尖人才。
汉语言学科评估排名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
知识拓展:
汉语言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培养能够从事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工作或与此专业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通过该专业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实宽厚的文史哲基础知识和理论,扎实的语言学理论基础和汉语及汉语史知识,一定的语言分析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古籍阅读能力和外语能力。
教育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修养,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和运用母语进行书面、口语表达的能力。
掌握1门以上外语,有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以专业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所长;可继续攻读研究生,也可在行政机关以及文化教育、传媒机构、对外交流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
在制定、修订具体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时,应处理好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既考虑到基础学科的特点,又关注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注意创业就业的导向,建立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的新机制。
具有感悟、辨析和探究语言文学现象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鉴赏、评价文学作品和相关文化现象。在母语和国家通用语的阅读理解、口语表达、文字表达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牢固掌握专业知识,例如语言知识、文字知识、中国文学史知识。一定程度上了解相关知识,例如历史学、哲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逻辑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数据库应用、文献检索等工具性知识;同时对学科前沿信息有一定了解。
人工智能专业排名前10名的大学有: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2)、北京大学(排名第3)、清华大学(排名第4)、东南大学(排名第5)、北京邮电大学(排名第6)、复旦大学(排名第7)、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8)、南京大学(排名第9)、浙江大学(排名第10)。
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电子科大”,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两电一邮”成员;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56年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
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2019年教育部和四川省签约共同推进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清水河、沙河、九里堤、永宁四个校区,校舍总建筑面积139万余平方米;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博士后流动站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专业学位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2个。
以上就是谋考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谋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