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17 06:38:54 | 谋考网
武汉七所211大学排名,分别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孝指闷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是中国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分别是北京、上海、巧弯武汉、南京)。武汉共有84所普通高校,2019年在校大学生(逗咐本科、专科、研究生)数量超过了115万,位居全国第一。
湖北省共有7所985/211高校,全部位于武汉,并且每所大学都“占据”了一座山头,学生们戏称为“占山为王”。高校学子互相串门,那就是“拜山头”。
近年来,在高考志愿填报中,考生越来越看重大学所在的地域,甚至有不少人是先圈定想要去上学的城市后,再根据高考成绩来匹配合适的大学和心仪的专业。
之所以大学所在地域对高考生志愿填报的影响不断加大,是因为去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上学,考生整体上能够有更大的成长和进步空间。比如说视野会更加开阔,能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人,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毕业后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可能。当然,想去大城市、尤其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高校就读,需要考生有硬核高考成绩做保障,否则极容易掉档或调剂到不喜欢的冷门专业。
眼下,2020年高考越来越近,很多家长已经开始帮孩子考虑去哪里上大学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与其去挤竞争激烈的北上广,不如退而求其次,将目光转移的高校资源同样很丰富的新一线城市。以下是新近发布的2020年国内新一线城市“双一流”大学数量排行榜,一起来看看有你想要去上学的城市没?
南京市“双一流”名校优势明显
在最新上榜的15座国内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八位的南京市,却有着让人羡慕的12所“双一流”名校,比第二名成都市足足多出了4所。
南京市不仅“双一流”高校数量领先,在质量上也非常过硬。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两所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实力无需多言,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各具优势特色。对去南京上大学有兴趣的高考生,可以选择的学校和专业范围非常广。
除了12所“双一流”名校外,南京市还拥有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一批颇具实力的非“双一流”高校。其中,南医大、南工大等录取分已经达到了名校级。
成都力压武汉、西安
透过榜单不难看出,成都市以一所“双一流”高校的优势,力压均有7所的武汉和西安。不过,在原“985工程”“211工程”时期,成都是不敌武汉、西安的。“双一流”推出后,成都市名校由5所增加至8所,三名“新员”分别是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而西安和武汉,在首轮“双一流”中没有额外收获,仅保留了原有的名校。
虽然成都市名校的数量反超了西安和武汉,但论学校综合实力和顶尖学科数量,西安和武汉应该在成都之上。尤其是武汉,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近些年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重庆、杭州不尽如人意
在新一线城市排名中,重庆市、杭州市高居第2和第3位,但均只有2所“双一流”高校。其中,重庆市是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杭州市是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城市排名更低的天津、长沙、合肥、青岛等,反而“双一流”名校数量更多。佛山和东莞两个来自广东省的新一线城市,“双一流”名校则颗粒无收。
综上所述,成都、西安、武汉、南京等四座新一线城市,名校资源更为丰富,而且学校类型多样化,广大高考生可重点考虑。对于2020新一线城市“双一流”大学数量排行榜,你怎么看呢?
上海的211大学主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简称海军军医大学,国家“211工程”、军队“2110工程”和原总后勤部“53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二、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
三、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简称“复旦”,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
四、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简称“同济”,是中教育部直属并由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校。
五、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简称“华理”,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覆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11个学科门类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谋考网以上就是谋考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谋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