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了361分,理科2B,本一线是348,请问能上江苏省哪些理科学校?外省呢?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谋考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考了361分,理科2B,本一线是348,请问能上江苏省哪些理科学校?外省呢?
排名在40000多名
在怎么慎重也是你慎重,填报志愿的是你,网友的仅仅是参考!请记住!你压线了!还有361!上千人!两个B有点晕了!
不过先把一本考虑了再谈其他的吧!
所以你还是考虑一下家乡的学校吧!给你一个参考!让你心里有个底,二本的学校做好准备!
分数线上,也不是说没有希望,要是真的没希望,和你一个分数的几千人都没希望!不想离家就江苏,上海吧!
推荐点上海的一本:
上海大学,
推荐点二本的
1.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财经类院校总是最热门的,虽然实力一般,但只要将来就业好,其它什么都是假的了)
2.
上海海事大学(有一定的实力的一所高校,而且有一部分的专业很热门,因此也成了考生们追捧的高校之一)
3.
上海理工大学(二本当中最有实力的高校,在很多地方都是在一本招生的,制冷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只是它不够热门。可以这么说上海理工是一所拥有一本实力的二本院校)
4.
上海师范大学(实力仅次于上海理工,上海的高中的教师几乎都出自此校,在师范领域有着很高的声誉)
5.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仅存的医学院独苗,校如其名,在中医药领域很强,不过被合并估计是迟早的事)
第二档:
1.
上海电力学院(实力上真没有能拿的出手的,但仅凭电力两子就能吸引大量考生)
2.
上海水产大学(实力不错,但专业太冷,强势专业招不到优秀的考生)
3. 立信
会计学院(虽然是刚从大专升格为本科的学校,但她在
会计领域是很有名的)
第三档:
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老牌二本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学校)
2.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实力一般,但考虑到她已经升格为本科多年,因此将其排在第三档)
这些学校或者与之平行的一本,你可以考虑对应哈!
1.
中国药科大学,选侧科目等级AB,去年物理考生录取最低分347
2.
南通大学,选侧科目等级B*B,去年物理考生录取最低分341
3.
合肥工业大学,选侧科目等级B*B*,去年物理考生录取最低分343
4.
北京化工大学,选侧科目等级BB,去年物理考生录取最低分340
5.
北京中医药大学,选侧科目等级AA,去年物理考生录取最低分339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苏州大学,
江南大学
的冷门专业都考虑哈巴。能上一本,就上一本
二本的学校可以填报一些比较热门、强势的专业
南京邮电大学:
自动化,
通信工程,电气工程
江苏科技大学:机械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通信工程
南京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南京财经大学:财经类,虽然是二本,但是还是很吃香的和上海财经,江西财经,中央财经有的一拼,
南通大学
南京审计学院:
统计学,数学
南京林业大学 :农林类
江苏这个鬼地方!南北中部,中国东部,那南北学校你选择起来,分数差不多,上海可能有个世博会造成扎堆分高的现象。北京的奥运气息还没灭掉,分数也很高啊。
如果你想去西部的话,
贵州大学,
云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等等,咱江苏的到这些地方读书有个优势就是外语的优势,奖学金很容易拿的,你在那面考个一二名,到时候保研还不是把你报出来!
延边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还有
海南大学等等。
华中的
中南民族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冷专业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的长沙理工(估计有点悬),
湘潭大学可以看看
江西的财大,
南昌大学可以看看
重庆的西南交大
二本的话,要出省,
南华大学(
核物理),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都很不错的二本。到时候可以尝试一下。
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全省排名3000名左右可报考
东南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全省排名5000名左右可报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全省排名7500左右可报考
南京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全省排名7500名左右可报考
河海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南交大:从往年看,排名在全省1.2万名左右可报考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大:从去年看,全省排名35000名左右可报考
中国药科大学:全省排名前25000名报考可录取,前50000名考生报考有望
南京师范大学:全省排名30000名左右把握比较大
南京邮电大学:本一批次全省排名在20000名左右可报考
南京
信息工程大学:一般来说,本一批次,在省内排名45000名以前的考生,被学校录取的可能性较大。本二批次,在省内排名80000名以前的考生,被学校录取的可能性较大。
南京工业大学:全省排名4万名左右的考生可以报考
南京财经大学:本一排名5万名左右,本二排名8.5万名左右可以报考
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硕连读全省排名4万-5万名可报考,本一全省排名5万-6万名可报考,本二全省排名8万-9万名可报考。
南京林业大学:本一超过省控线即可填报,往年学校录取考生一般排名5万名之前。本二批次全省排名8万名之前的考生希望较大
南京工程学院:全省排名8万名前的考生可填报
江苏
教育学院:达到二本省控线就可以填报
苏州大学:本一全省排名4.5万名左右,本二批次排名10万名左右
徐州医学院:本一全省排名4万名左右,本二排名8万名左右
扬州大学:本一达省控线可报考
淮阴师范学院:达本二线可以填报
淮海工学院:达本二线可报考
淮阴工学院:达本二线可报考
江苏工业学院:达本二线可报考
省外高校
清华大学:全省排名前200名希望大
北京大学:全省排名前200名希望大
浙江大学:江苏省前2000名报考有希望
复旦大学:全省排名前500名左右有希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往年超过江苏本一线20多分
华南理工大学:往年在本一线上20分
郑州大学:本一线上可报考
重庆邮电大学:本一线上可报考
至于专业:机械,电子,通信,电气,计算机等工资都可以在3000以上(限于你好大学啊)!土木,建筑,环境,能源2700(好学校),经济,金融,管理2000~8000(各个学校不等)

急!!求江苏07,08年本二征求平行志愿的院校及投档线!!追加分!!
2008-07-27
08年普高招生本二批次征求平行院校投档线
代码 院校名称 类别 等级 要求 投档分 语数含 附加分
10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兼招 BC 375 272
1002 南京师范大学 兼招 BC 374 273
1003 南京工业大学 兼招 BC 374 280
1004 南京邮电大学 兼招 BC 384 279
1005 南京医科大学 兼招 BC 373 280
1006 南京中医药大学 兼招 BC 369 271
1007 南京工程学院 兼招 BC 372 282
1009 南京财经大学 物理 BC 378 270
1011 南京
审计学院 兼招 BC 376 286
1012
南京晓庄学院 兼招 BC 367 272
1017
金陵科技学院 兼招 BC 368 262
1018
江苏大学 兼招 BC 370 264
1020 江苏工业学院 兼招 BC 361 283
1021
常州工学院 兼招 BC 362 270
1022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兼招 BC 362 270
1023 苏州大学 历史 BC 381 274
1023 苏州大学 物理 BC 380 277
1024
苏州科技学院 兼招 BC 370 265
1025
常熟理工学院 兼招 BC 363 269
1026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 兼招 BC 369 273
1027 南通大学 历史 BC 369 273
1027 南通大学 物理 BC 369 272
1028
盐城工学院 兼招 BC 360 271
1029
盐城师范学院 兼招 BC 355 246
1030 淮海工学院 兼招 BC 359 269
1031
徐州师范大学 兼招 BC 363 270
1032 徐州医学院 物理 BC 366 267
1033
徐州工程学院 兼招 BC 360 264
1034 淮阴师范学院 兼招 BC 356 262
1035 淮阴工学院 兼招 BC 358 255
1036 扬州大学 物理 BC 367 270
1036 扬州大学 历史 BC 368 266
1039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兼招 BC 361 275
1117
南京体育学院 兼招 BB 350 254
1120 南京晓庄学院 物理 BB 356 270
1123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物理 BB 347 251
1125 南京师范大学
人民武装学院 兼招 BB 346 243
1271 苏州大学 物理 BB 353 262
1272 苏州科技学院 物理 BB 356 268
1302 盐城师范学院 物理 BB 344 248
1322 徐州师范大学 物理 BB 351 254
1341 淮阴师范学院 物理 BB 335 260
1701 盐城工学院 兼招 BB 316 229
1702 江苏科技大学 兼招 BB 314 224
1710 南京工业大学 物理 BB 331 236
1711 淮海工学院 兼招 BB 320 226
1712 南京医科大学 兼招 BB 341 252
1713 南京中医药大学 物理 BB 308 213
1713 南京中医药大学 历史 BB 328 234
1714 南京工程学院 兼招 BB 348 262
1720 南京晓庄学院 兼招 BB 308 222
1722 江苏工业学院 历史 BB 323 224
1722 江苏工业学院 物理 BB 322 238
1723 徐州师范大学 兼招 BB 321 237
1724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兼招 BB 318 240
1728 金陵科技学院 兼招 BB 322 242
1732 常州工学院 兼招 BB 320 238
1734 徐州工程学院 历史 BB 319 225
1734 徐州工程学院 物理 BB 317 223
1741 淮阴师范学院 物理 BB 306 223
1741 淮阴师范学院 历史 BB 321 227
1742 淮阴工学院 兼招 BB 314 217
1791 南通大学 物理 BB 337 252
1801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物理 BB 305 218
1802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物理 BB 309 226
2211
浙江传媒学院 物理 BB 351 253
2223
绍兴文理学院 物理 BB 342 252
2223 绍兴文理学院 历史 BB 355 254
2228
温州大学 物理 BB 357 264
2251
浙江海洋学院 历史 BB 356 258
2261
湖州师范学院 物理 BB 346 247
2268
丽水学院 物理 BB 340 253
2304
安徽医科大学 历史 BB 358 252
2305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兼招 BB 354 260
2307 安徽
中医学院 物理 BB 337 248
2309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 BB 353 252
2309 安徽师范大学 物理 BB 329 238
2327
合肥学院 物理 BB 341 248
2331 阜阳师范学院 历史 BB 351 261
2332
蚌埠医学院 物理 BB 334 254
2342
宿州学院 历史 BB 348 255
2342 宿州学院 物理 BB 329 230
2351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物理 BB 318 243
2402
福建农林大学 物理 BB 325 250
2422
华侨大学 兼招 BB 353 251
2423
福建警察学院 兼招 BB 351 253
2508
江西农业大学 物理 BB 341 258
2510
江西师范大学 物理 BB 333 247
2522
赣南医学院 历史 BB 342 258
2523
赣南师范学院 物理 BB 344 260
2541
东华理工大学 物理 BB 330 249
2561
九江学院 历史 BB 350 249
2561 九江学院 物理 BB 347 260
2581
井冈山大学 历史 BB 344 254
2581 井冈山大学 物理 BB 320 225
2609
山东交通学院 历史 BB 354 258
2609 山东交通学院 物理 BB 347 270
2613
枣庄学院 兼招 BB 349 251
2614
潍坊医学院 物理 BB 353 266
2635
潍坊学院 历史 BB 343 242
2635 潍坊学院 物理 BB 331 246
2650
滨州学院 历史 BB 344 249
2650 滨州学院 物理 BB 337 242
2653
鲁东大学 物理 BB 333 240
2669
菏泽学院 历史 BB 334 244
2669 菏泽学院 物理 BB 327 251
2671
曲阜师范大学 物理 BB 337 245
2681
滨州医学院 物理 BB 330 249
2691
泰山医学院 历史 BB 344 262
2691 泰山医学院 物理 BB 342 250
3136
北京物资学院 物理 BB 345 263
3139
北京印刷学院 物理 BB 349 263
3152
中华女子学院 物理 BB 338 244
3169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物理 BB 335 254
3204
天津师范大学 物理 BB 349 255
3207
天津商业大学 兼招 BB 350 270
3208
天津科技大学 历史 BB 354 254
3217
天津体育学院 物理 B+B+ 320 240
3218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物理 BB 323 258
3302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物理 BB 320 239
3303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物理 BB 334 247
3305
石家庄经济学院 物理 BB 336 264
3310
河北经贸大学 物理 BB 350 268
3314
河北师范大学 物理 BB 331 251
3315
河北金融学院 物理 BB 333 244
3332
河北理工大学 历史 BB 355 251
3332 河北理工大学 物理 BB 350 265
3333
衡水学院 历史 BB 340 258
3333 衡水学院 物理 BB 314 228
3351
河北工程大学 物理 BB 338 249
3405
太原理工大学 物理 BB 321 239
3410
山西农业大学 物理 BB 324 254
3413
忻州师范学院 物理 BB 320 226
3415
山西师范大学 历史 BB 352 253
3415 山西师范大学 物理 BB 331 245
3416
太原师范学院 历史 BB 339 251
3416 太原师范学院 物理 BB 317 240
3417
山西大同大学 物理 BB 351 257
3418
运城学院 兼招 BB 345 249
3503
内蒙古农业大学 物理 BB 328 259
3504
内蒙古工业大学 物理 物理B+、B 322 231
3511
内蒙古科技大学 历史 BB 340 253
3511 内蒙古科技大学 物理 BB 339 258
4107 沈阳化工学院 物理 BB 347 248
4112
鞍山师范学院 历史 BB 344 251
4113
沈阳医学院 物理 BB 337 242
4114
辽宁中医药大学 物理 BB 336 249
4116
沈阳体育学院 历史 BB 331 261
4118
辽东学院 历史 BB 343 246
4136
大连大学 物理 BB 343 245
4137
大连水产学院 兼招 BB 343 256
4140 大连
民族学院 物理 BB 331 251
4141
辽宁医学院 历史 BB 343 263
4141 辽宁医学院 物理 BB 330 237
4152
渤海大学 物理 BB 334 243
4171
辽宁科技大学 物理 BB 342 275
4203
吉林农业大学 物理 BB 342 259
4204
长春大学 历史 BB 351 263
4204 长春大学 物理 BB 340 259
4207 长春师范学院 历史 BB 334 246
4207 长春师范学院 物理 BB 316 230
4208
长春理工大学 物理 BB 342 264
4209
长春工程学院 历史 BB 350 256
4209 长春工程学院 物理 BB 338 245
4210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历史 BB 346 259
4210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物理 BB 333 253
4212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兼招 BB 346 254
4215
吉林师范大学 物理 物理B+、B 319 238
4225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历史 BB 349 259
4225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物理 BB 324 245
4228
吉林医药学院 历史 BB 330 243
4228 吉林医
药学院 物理 BB 332 241
4231
东北电力大学 物理 BB 348 256
4232
北华大学 历史 BB 347 276
4232 北华大学 物理 BB 340 248
4241
白城师范学院 兼招 BB 334 246
4306
黑龙江工程学院 历史 BB 351 254
4306 黑龙江工程学院 物理 BB 340 266
4307
哈尔滨商业大学 物理 BB 337 246
4311
黑龙江大学 物理 BB 342 242
4312
哈尔滨师范大学 物理 BB 322 238
4314
牡丹江师范学院 历史 BB 335 241
4331
齐齐哈尔医学院 物理 BB 328 221
4351
佳木斯大学 物理 BB 338 255
4381
牡丹江医学院 物理 BB 331 255
5102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历史 BB 349 252
5103
中原工学院 兼招 BB 323 234
5104
河南工业大学 历史 BB 342 246
5104 河南工业大学 物理 BB 325 238
5105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物理 BB 343 258
5106
郑州轻工业学院 历史 BB 349 264
5106 郑州轻工业学院 物理 BB 351 257
5110
河南科技学院 历史 BB 348 256
5110 河南科技学院 物理 BB 328 239
5114 河南中医学院 物理 BB 352 256
5117
河南农业大学 历史 BB 350 266
5117 河南农业大学 物理 BB 348 259
5131
洛阳理工学院 历史 BB 349 262
5131 洛阳理工学院 物理 BB 349 266
5132
河南科技大学 历史 BB 354 260
5132 河南科技大学 物理 BB 350 253
5161
安阳工学院 历史 BB 351 250
5161 安阳工学院 物理 BB 334 241
5162
安阳师范学院 历史 BB 342 255
5162 安阳师范学院 物理 BB 329 248
5181
南阳师范学院 兼招 BB 341 252
5182
南阳理工学院 历史 BB 341 251
5182 南阳理工学院 物理 BB 335 243
5191
黄淮学院 历史 BB 349 261
5192
新乡医学院 物理 BB 339 253
5193
平顶山工学院 历史 BB 328 232
5193 平顶山工学院 物理 BB 309 222
5208 中南民族大学 物理 BB 323 234
5211
湖北中医学院 历史 BB 351 259
5211 湖北中医学院 物理 BB 327 242
5213
武汉体育学院 历史 BB 340 257
5213 武汉体育学院 物理 BB 330 236
5219
湖北工业大学 历史 BB 355 257
5219 湖北工业大学 物理 BB 343 258
5220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历史 BB 350 256
5220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物理 BB 327 228
5251
三峡大学 历史 BB 330 246
5256
郧阳医学院 兼招 BB 317 229
5261
湖北师范学院 物理 BB 328 249
5265 黄石理工学院 历史 BB 317 234
5265 黄石理工学院 物理 BB 324 239
5285
荆楚理工学院 物理 BB 327 241
5287 咸宁学院 历史 BB 331 252
5287 咸宁学院 物理 BB 339 242
5305
湖南农业大学 物理 BB 314 231
5306 湖南商学院 物理 BB 342 249
5308
长沙学院 物理 BB 337 242
5322
湖南工程学院 历史 BB 347 258
5322 湖南工程学院 物理 BB 324 231
5327
湖南工学院 历史 BB 345 255
5327 湖南工学院 物理 BB 345 255
533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物理 BB 316 227
5342
衡阳师范学院 历史 BB 327 249
5342 衡阳师范学院 物理 BB 339 248
5343
湖南文理学院 物理 BB 341 252
5355
湖南城市学院 物理 BB 342 247
5361
吉首大学 历史 BB 337 250
5361 吉首大学 物理 BB 322 245
5371
邵阳学院 历史 BB 333 239
5371 邵阳学院 物理 BB 317 234
5381
湘南学院 历史 BB 336 253
5381 湘南学院 物理 BB 329 235
5385
怀化学院 兼招 BB 344 246
5405
广东医学院 物理 BB 348 250
5412
广东金融学院 物理 BB 354 260
5423
广州体育学院 兼招 BB 344 262
5427
东莞理工学院 物理 BB 343 254
5431
广东海洋大学 物理 BB 344 260
5441 茂名学院 历史 BB 338 244
5441 茂名学院 物理 BB 340 262
5502
广西中医学院 历史 BB 345 255
5502 广西中医学院 物理 BB 332 237
5504
广西师范学院 历史 BB 342 253
5505
玉林师范学院 历史 BB 330 245
5511
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 BB 347 254
5512
桂林工学院 历史 BB 346 240
5512 桂林工学院 物理 BB 331 243
551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历史 BB 351 260
5531 广西工学院 物理 BB 326 244
5532
广西民族大学 历史 BB 338 246
5532 广西民族大学 物理 BB 330 247
5561
梧州学院 兼招 BB 344 261
5602
海南师范大学 历史 BB 348 248
5602 海南师范大学 物理 BB 314 240
5603
海南医学院 物理 BB 323 227
5604
琼州学院 兼招 BB 342 246
6105
西南民族大学 历史 BB 321 232
6105 西南民族大学 物理 BB 317 230
6107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物理 BB 357 266
6108
成都体育学院 历史 BB 335 231
6108 成都体育学院 物理 BB 321 238
6110
西华大学 物理 BB 329 246
6112
四川师范大学 物理 BB 342 246
6113
四川农业大学 物理 BB 331 234
6114
成都学院 物理 BB 329 239
6117
西昌学院 历史 BB 337 245
6117 西昌学院 物理 BB 332 253
6118
内江师范学院 历史 BB 340 255
6120
四川警察学院 兼招 BB 340 254
6131
西南科技大学 历史 BB 347 251
6131 西南科技大学 物理 BB 338 239
6144
绵阳师范学院 历史 BB 331 231
6151
乐山师范学院 历史 BB 340 252
6151 乐山师范学院 物理 BB 317 236
6181
宜宾学院 历史 BB 330 233
6181 宜宾学院 物理 BB 323 253
6206
重庆工商大学 物理 BB 347 255
6210
重庆师范大学 物理 B+B 322 235
6212 四川外语学院 物理 BB 351 253
6213
重庆三峡学院 物理 BB 332 240
6215
重庆文理学院 历史 BB 342 250
6215 重庆文理学院 物理 BB 317 229
6221
重庆科技学院 历史 BB 352 271
6302
贵阳中医学院 物理 BB 322 230
6304
贵州财经学院 物理 BB 317 232
6305
贵州民族学院 历史 BB 340 243
6306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 BB 349 259
6306 贵州师范大学 物理 BB 327 237
6308
安顺学院 历史 BB 330 238
6309
贵阳学院 历史 BB 334 255
6309 贵阳学院 物理 BB 317 236
6310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历史 BB 324 235
6314
遵义医学院 物理 BB 341 248
6315 毕节学院 历史 BB 326 245
6402
云南师范大学 物理 BB 328 241
6404
昆明理工大学 历史 BB 355 263
6405
云南农业大学 物理 BB 317 232
6407
玉溪师范学院 历史 BB 318 228
6409
楚雄师范学院 历史 BB 319 221
6411 大理学院 历史 BB 344 254
6411 大理学院 物理 BB 321 226
6413
红河学院 物理 BB 308 228
6414
云南民族大学 物理 BB 336 234
7111
西安财经学院 物理 BB 348 252
7112
西安理工大学 历史 BB 358 257
7114
西安医学院 历史 BB 342 239
7121
西安体育学院 兼招 BB 323 238
7138 陕西中医学院 物理 BB 319 226
7140
渭南师范学院 历史 BB 327 238
7142
延安大学 历史 BB 343 246
7167
陕西理工学院 历史 BB 335 248
7202
兰州理工大学 历史 BB 351 255
7203 兰州商学院 物理 BB 326 252
7205
西北民族大学 历史 BB 336 249
7205 西北民族大学 物理 BB 316 238
7302
青海民族学院 历史 BB 332 243
7302 青海民族学院 物理 BB 317 240
7303
青海师范大学 物理 BB 343 254
7403
宁夏医学院 物理 BB 319 234
7503
新疆农业大学 物理 BB 319 226
7505
新疆财经大学 物理 BB 329 248
7511
石河子大学 物理 BB 313 223
7521
伊犁师范学院 兼招 BB 332 246
8570 北京师范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物理 BB 344 254

什么是平行志愿?具体操作是什么?(09河北省)
[编辑本段]基本概念
这是高考志愿的一种新方式,此前也在湖南、江苏等地试行。2008年,教育部在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辽宁等6个省市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试点改革。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在去年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09年教育部又新增了河北、吉林、江西、福建、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宁夏等10个省区进行改革试点,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进一步在全国推广。
平行志愿即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专二批次不设置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3所院校,专科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D、E5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在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将及时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未被录取的考生须按省招办规定的时间,自行前往市、县(市、区)招办规定的地点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包含A、B、C3所院校志愿和1个院校服从志愿。体育、艺术类各批次暂不设置平行院校志愿,每批次设置第一至第四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志愿,并按志愿顺序依次投档。
普通类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在投档时按考生五门科目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逐个投档,在依次检索考生所填A、B、C或A、B、C、D、E志愿时,只要被检索的3所或5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该生即享受了该批次平行院校志愿投档机会,由高校决定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时,根据有关高校提出的调档比例,按照投档原则进行投档。对五门科目总分相同的考生,按其语、数、外三门科目分数之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投档,如上述三门科目总分仍相同,则对这部分同分考生按其志愿(按从A至C或从A至E的顺序)全部投档,由高校决定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对实行自主选拔录取高校确定的自主选拔录取考生,且其A志愿填报该高校,则按其A志愿投档。对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单科优秀学生等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分别按有关政策,并依照考生所报志愿,进行补充投档,由高校决定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其中,对单科优秀考生,按其所填报平行志愿中的最后一所院校志愿投档。
在高校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将通过市、县(市、区)招办及时向考生、社会提供考生录取状态和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招生人数等信息查询。未被录取的考生须按省招办规定的时间,自行前往市、县(市、区)招办规定的地点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从调剂志愿)。省招办对填报征求平行志愿(含院校服从调剂志愿)的考生按投档原则再次进行投档,由高校决定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如考生不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填报平行院校志愿及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则视为其自愿放弃该志愿填报机会。如考生不按当地招办规定的程序对本人所填报的志愿信息进行签名确认,而对考生本人录取产生的不利影响,由考生本人负责。
[编辑本段]具体操作
1、什么是 “平行院校志愿”?
普通类考生可以在提前及本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 3个平行院校志愿,在专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D、E 5个平行院校志愿。各院校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另外,每个院校志愿下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平行志愿的填报时间分别是第一阶段6月28日至7月1日;第二阶段7月25日至7月27日。
2、什么是“征求平行院校志愿”?
在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将向社会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由市、县(市、区)招办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组织未被录取的考生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在“征求平行院校志愿”中,考生还可填报3个院校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其他院校志愿。省招办将按平行院校志愿投档原则再次投档。
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时间是在录取过程中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
3、“平行院校志愿”加“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在录取时怎样操作?
(1)投档原则: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
(2)投档办法:按普通类上线考生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A、B、C 3个(提前和本科批次)或A、B、C、D、E 5个学校(专科批次)依次检索,首先将考生档案投给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成绩不够,则投给B学校,如此类推,只要被检索的3所或5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档案投出则完成该考生投档过程,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如果经检索未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也完成了该考生的投档过程。
在每批“平行院校志愿”录取后,对该批未被录取的考生提供了又一次填报志愿的机会,即“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届时,将分别在每批的“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由省招办统计并向社会公布生源未满的院校及专业缺额数,并由各市、县(区、市)招办组织本批次未被录取的考生再次填报志愿,即“征求平行院校志愿”。 “征求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办法按“平行院校志愿”的操作办法进行。
(3)每批院校投档程序如下:
①进行平行志愿的投档;
②对未被投出的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报考非
英语语种的外语专业的考生、报考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考生、单科 优秀学生等特殊考生,按照相应政策进行补充投档;
③进行平行志愿退档处理;
④向社会公布录取及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信息;
⑤未被录取的考生填报征求平行志愿;
⑥进行征求平行志愿的投档及退档;
⑦征求平行志愿中的服从志愿投档及退档。
4、符合条件的考生怎样才能确保参加“征求平行院校志愿”的填报?
(1)考生在领取准考证同时领取《录取进程表》,以了解整个录取工作的时间安排和各项进程的安排。
(2)“征求平行院校志愿”的填报由省、市、县(区、市)招办组织进行。考生应在每批录取过程中到市、县(市、区)招办以及所在中学的“公告栏”中了解录取与否,查询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情况,以及征求志愿填报的要求等;同时要注意省招办在新闻媒体及各有关信息渠道上发布的相关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
5、实行新的志愿填报办法后,能否保证录取的公平、公正?
省高校录取工作已全部实行“网上录取”,录取工作全部依托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先进的网络技术使高校招生录取做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和高效;考生档案的投放完全由计算机控制,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从技术手段上保证了录取的公平、公正。
在长期的录取工作中省招办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要求,省
纪检监察部门的同志参与招生录取的全过程,同时邀请新闻媒体的记者到现场采访,随时进行监督,这些措施和办法都切实地保证了录取的公平、公正。
[编辑本段]优势比较
过去:先看志愿再看分数。过去,每批次设置4个院校志愿和1个服从志愿。投档时,第一步:省招办根据考生志愿分学校排序,比如在本科第一批院校录取时,同时将所有第一志愿填报南京大学的考生排序,将所有填报东南大学的考生排序……第二步:再从高分往低分顺序向学校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将未录取考生按其所填的第二志愿院校分别排序,然后从高分往低分投档……以此类推。由于每批次考生只能选择一个第一志愿,其他志愿录取率相对较低,考生如果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不能录取,所填第二、第三或其他志愿院校已录满,那么该考生就只能降低到下一个批次中录取,个别考生甚至因此落榜。所以,怎样选择第一志愿一直是考生和家长十分头疼的问题。
现在:既看分数又看志愿。今年实行平行志愿后,每批考生可同时选择A、B、C 3个或A、B、C、D、E 5个学校,录取投档时,“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第一步: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顺序排序,比如最高分是700分,则先投700分的考生,再投699分的考生,再投698分的考生……以此类推。第二步:每个考生投档时,按志愿中先A学校,再B学校,再C学校的顺序检索,如考分够A学校,就投档到A学校,如不够,则看B学校,以此类推……这样就相当于考生一次选择了3个或5个第一志愿,扩大了考生选择范围。对未被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的考生,还可以再参加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使考生拥有了更多的录取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
填报志愿方式的改变,是招生部门在现有的录取模式下,坚持以考生为本,进一步为考生服务、为院校服务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深化公平竞争、公正选拔招生原则的重要举措。这一办法的优势:
(一)对考生来说,扩大了考生的选择范围,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有效地提高考生的录取率。
(二)对于高校来说,生源素质更加均衡,也解决了以往投档中一部分高校生源爆满而另一部分严重断档的问题,有利于顺利地完成录取工作。据模拟预测,平行志愿一次录取率可达90%以上。
(三)进一步提高了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编辑本段]平行好处
以往,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必修课”之一就是查询有意报考高校往年的录取情况:去年分数线高了,今年报考的人会少一些,分数就会降低。这种非正常现象又直接影响到下一年度考生的志愿填报,于是频频出现“大、小年”的现象,造成恶性循环。前几年未推行平行志愿时,几乎所有一流大学都曾遇到过在某地第一志愿考生数不满,录取分数线仅为当地重点控制线的情形。
如果实行了“平行志愿”,考生就不用再为一批次中的几个志愿先后发愁了,只要将自己心仪并符合自身水平的几个学校都填上就可以了。在招生中,则按照分数高低录取。一个批次里,一个学校进不了,可以到另一个学校,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平行志愿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考生,尤其是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考生”,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办公室主任汪国培表示,设置平行志愿增加了考生填报志愿的范围,减小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和风险,增加了考生被投档机会。据了解,江苏省实行平行院校志愿改革后,出现了“三减少、三提高”的可喜现象,即填报志愿风险减少了,高分落榜现象减少了,高校断档现象减少了;志愿匹配性提高了,录取透明度提高了,人民满意度提高了。
实施平行志愿,变“志愿优先、分数从高到低”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从字面上看,似乎“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模式更强调分数,对志愿尊重不够。但从深层次探究,原来的志愿优先只能选择一个志愿,尊重的是一个选择;而平行志愿可以选择三个第一志愿,给考生更充分的表达个人志愿的余地和空间,尊重的是三个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平行志愿的设置更能体现考生的意愿,更尊重考生的志愿。
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步入大众化阶段,广大考生已不满足“上大学”,而要“上好大学、读好专业”。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成为争夺生源的利器。
据了解,当初平行志愿办法刚出台时,一些高校也曾持反对态度,认为只有少数名牌高校才能从中受益,会降低自己学校的生源质量。不少高校招办负责人担心,“平行志愿”有可能导致强校更强、弱校更弱。因为除重点院校,一般高校所录取的考生,其分数将趋向“扁平化”。对于同一批次中的一些中、下等级的院校来说,很难吸收到高分考生。被同一所院校录取的考生,分差都不会太大,学校总体生源质量就会有所下降,同时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指出,平行志愿的推行,使学生学业水平与相应高校社会公认度相对应,高校和考生达成“双赢”。由于高校实力与录取考生学业水平较为接近,避免了实力过强的考生和实力过差的学生进入学校所产生的不必要的问题,也有利于高校教学组织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促进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具有激励作用,学校要想提高生源质量,吸引更多学业能力强的学生报考,就必然会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以不断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
[编辑本段]风险提示
设置院校平行志愿后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化解现行录取体制下填报高考志愿的所有风险。风险不是平行志愿带来的,在现行录取体制下,院校调档数大于其招生计划数(高校调档比例在1∶1.2范围内),必然有一定数量的考生在公平竞争、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后自然落榜。因此考生填报志愿仍然要准确定位,统筹兼顾,慎重选择。并要及时了解省市县招办发布的有关信息,确保能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
风险一:专业志愿不愿意调剂
很多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就是“
保险志愿”,只要考分考高了,学校可以随便挑,这是完全错误的。高分考生仍然存在落榜可能。
假设某考生一本填报的4个志愿依次为复旦大学、上海财大、华东政法、上海大学,被投档到复旦大学,但复旦大学根据招生计划数,该考生因为排名靠后,同时不愿接受专业调剂,而没有被录取而被退档,考生就直接落到了征求志愿档,而无法投档到填报的其他三所院校。只要考生在每批次的首次投档中被退档,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建议:考生被高校退档,主要原因是考生
填报专业不当,如考生填报的专业扎堆,又不愿意接受专业调剂等。其次,还有可能是考生自身的条件不符合专业录取要求的限制。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正确评估自己的综合实力,合理搭配平行志愿。
风险二:定位不准排序不慎重
考前估分本身就存在一定风险。其次,虽然一二批次的4个志愿和三批次的8个志愿全是1志愿,但是在操作上,A、B、C、D志愿是有顺序的。如某考生填报了A、B、C、D4所院校,投档时先看A志愿院校的投档情况,如果A院校额满,再向B志愿院校投档,如B院校额满,再投向C志愿院校……依次类推。
有的考生不会准确定位,为提高命中率选择录取分远低于自己高考成绩的院校,或者选择自己高考成绩达不到录取分的院校,都会产生录取结果不理想的后果。
-建议:一是准确把握自己的学业水平,具体要参照考生的成绩在群体中的位置。从考生家长来说,要多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二是要准确估计考生的考试心理状态。有的考生平时看似不用功,但考试时往往能超常发挥,这就是比赛型的考试心理素质。
风险三:专业和院校难两全其美
在高考填报志愿中,究竟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是考生家长最难把握的。今年上海实行平行志愿填报,在选专业还是选学校的博弈中,这一难题将更为显现。这是因为,院校的投档比例降低,专业的匹配率也会降低。
复旦招办副主任徐宏波老师告诉记者,从该校往年从实施平行志愿的地区招生情况来看,考生考分情况非常扁平:最高分和最低分一般只相差了10分左右。各个专业的录取分相差不大。因此,如果学生同意调剂专业志愿,则被录取的可能性就越大。而那些不愿意调剂专业志愿的学生则被退档的可能性越大。
-建议:市教育考试院院长李瑞阳表示,在平行志愿中,如果选学校,就要做好牺牲专业的准备,如果选择专业,则要做好学校要降一档次的准备。考生要自己掌握其中的平衡问题,因为好的大学里面也有弱的专业,一般的大学里面有强的专业。
由于在平行志愿中,一、二、三批次填报的志愿都是第一志愿,这样考生在填报前,要对每所院校各个专业的情况都有所了解,而且究竟是选专业还是选学校,在一二三批次志愿顺序的填报中也要体现出来。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前就应该有所规划。
风险四:志愿之间坡度不合理
若考生在填报时没有兼顾自身的实力,填报的志愿偏高,或没有梯度等,也可能出现高分落榜。如某考生填报志愿为复旦、上海交大、上外、
上海财经大学,若其考分未达到复旦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这样的填报方式,就可能高分落榜。因为各院校是同时投档并录取的。
-建议:为增加录取机会,提高志愿的有效性,同一批次志愿中,院校之间要有坡度。要把握这一坡度,要清楚了解院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它可以帮助考生大致了解该学校在考生中的定位并把自己的实际学业成绩和之相对应。一般四个志愿的坡度应根据“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来设计。
风险五:院校考分可能整体拔高
由于今年高考实施平行志愿,很可能产生各院校录取分数线整体拔高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今年高考填报志愿不强求考生必须每一批次上填报一所外地院校,考生如报考外地院校反而拥有明显优势。
-建议:考生要充分运用好鼓励填报外地院校的政策,踊跃报考外地院校。今年,对第一、二、三批次填报外省市院校志愿的考生,当规定分数线上平行志愿投档后仍有缺额,可在征求志愿前,在征得外省市招生院校同意的情况下,对一本、二本、三批高职(专科)线下20分之内、填报有志愿的考生,加20分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办法,录取与否由外省市招生院校决定。此外,外省市院校降分投档也将继续实行。
[编辑本段]图示
第一步:将所有满足该批次分数线的考生,分别按文科和理科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图一),使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位置。也就是排队,文科一列队伍,理科一列队伍。如果在文理科排序中出现总分相同,则看单科分数,其顺序为:
文科:语文、外语、数学、综合
理科:数学、外语、语文、综合
第二步检索分档:将考生档案分到学校的数据库档案中。由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逐个进行检索(图二),检索到的考生,对其所填的各志愿的高校依次进行检索判断(图三),当某一高校已分得的档案数小于应投档数时,则将档案分到该校档案数据库。如该校档案库中的档案数已达到应投档数时,则对下一志愿高校进行检索判断。一旦检索到有符合条件的高校,不再对其后志愿检索。
第二步
第三步投档:当该批次所有满足条件的考生的档案检索完毕后,通过网上对分好的档案投往高校(图四)。
这个过程是一次性、同时完成的。
高校只能看到考生填报自己高校的志愿,看不到考生填报的其他志愿情况,对于高校来说,所有投档来的考生都是一志愿报考本校。
第三步
第四步录取:这个过程主要是在高校进行。
高校根据已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对考生进行录取。
第四步
■第五步确认:当高校确定录取名单,录取结束以后,对已录取的考生通过网上回传给市教育考试院进行确认,并办理录取手续。
对未录取考生的档案传回市教育考试院。由市教育考试院通知本批次线上未录取考生进入征求志愿环节。
征求志愿也是平行志愿,其录取过程和前面一样.
谋考网以上就是谋考网为大家带来的高考考了361分,理科2B,本一线是348,请问能上江苏省哪些理科学校?外省呢?,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