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 04:17:34 | 谋考网
![]()
高考志愿填报要关注这些问题
哪类学校要避雷?哪些“冷专业”大胆报? 谋考网
1、志愿填报中,除了关注一流高校,还有 哪些特色一流专业?
江南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食品类专业,东华大学的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等纺织类专业,长安大学的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等交通类专业,这些专业都是非常有知名度的行业顶尖专业。
西北大学的考古学专业、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校在中国丝绸之路考古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为我国考古事业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卓越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中国调香师的摇篮”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的美誉,该校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培养行业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方面极具特色1、志愿填报中,除了关注一流高校,还有 哪些特色一流专业?浙江工业大学的网络工程专业也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该专业注重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积极与校外专业公司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和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实习机会,该专业非常契合当前“互联网+”的发展浪潮。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光源与照明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这是一个交叉学科,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交通运输、文化娱乐和日常生活等各领域都有特殊和重要的地位。学校注重产教研学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拥有广东省半导体微显示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健康照明工程技术等多个研究中心,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较有特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2、很多家长都认为,除了报考少数几所顶尖名校可以不挑专业外,报考其他院校都应该遵从专业优先原则,毕竟专业和就业密切相关。对考生来说,如何了解一个学校的专业好或者不好?
评价一个专业好或是不好,需要多维度综合考虑,一个好的专业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力度高。比如师资条件较好、学生经费较高、硬件设施完整等;二是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好。除了就业率和薪资水平较高外,该专业的深造率也非常重要,很多考生希望今后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就需要关心该专业毕业生的深造情况;三是专业本身的建设水平高。该专业是否是一流本科专业,是否建设有一流本科课程,是否拥有一些高层次的教学基地,以及校企合作的密切程度等。
3、有哪些新专业属于近年来国家重点建设的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范畴?这些专业与哪些行业挂钩?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的“四新”建设,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做出的战略布局。近几年增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新专业中,有不少“四新”专业。
例如,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等专业,是面向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发展趋势储;能科学与工程、可持续能源等专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数字经济、数字人文等新文科专业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融入经济、人文学科,这些专业培养“互联网+”时代新文科人才;生物医药数据科学、智能影像工程等新医科专业。
4、近年来的热门专业是否有变化?考生如何选择?考生挑选专业,首先要立足自身,以兴趣为线索选择学校和专业,在大学阶段,兴趣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有利于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
其次,考生和家长应该有一个较为长远的学习规划,比如考生希望未来继续深造,有读研、读博计划的,那么可以选择一个基础学科专业,为未来发展夯实知识基础。
再次,考生选择专业时还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天赋与能力,如果数理逻辑能力较强,就可以考虑选择对数学要求较高的理工类专业,如果语言文字能力较好,则可以考虑重点人文社科类专业。
5、近年来专业撤销的比较多,有哪些曾经的热门专业被大量撤点了,剩下那些继续招生的学校还能填报吗?热门专业被撤点一方面是因为以前部分高校在专业布点上过于追求社会热度,没有充分考虑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人才培养的初衷;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一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已逐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事实上,专业撤点也是去芜存菁的过程,对于那些仍然继续开展人才培养的专业点,其办学水平还是得到社会认可的,考生依然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需求进行填报。同时,这也启发考生和家长,没有永远的热门专业,在报考专业时,既不要盲目追求热度,也不应该过于功利和短视,要有长远的规划。
6、今年有不少高校撤并,这类撤并对考生来说是利好消息吗?考生报考这些高校有影响吗?高校办学主体变动包括合并组建、新增增设、调整撤并等形式,其变动原因并不相同。首先,有的高校撤并是为了响应新的社会需求。其次,有的高校撤并是基于办学规划和自身发展需要。再次,有的高校撤并是面临办学经费短缺、生源萎缩等问题,对于高校撤并后成立的新大学,学校的办学目标得到进一步明晰,办学实力得以进一步提升,与国家和社会需求的联系也更为紧密。考生完全可以选择通过撤并获得新生的高校,并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新的发展机会。
7、很多高校有分校,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之类的这些大学分校,办学质量到底如何?高校的分校有不同的类型,其办学性质不尽相同。在实际报考过程中,考生和家长遇到的分校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由学校本部与地方政府合作在校本部所在地以外的异地开设的校区,招生学科专业通常与校本部接轨,培养与本部同等水平的学士、硕士或博士。
第二种是由学校与民间资本合作开办、完全独立自主运行的独立学院。这类学校的办学性质为民办院校,通常独自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学位证书。整体而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合作办学高校都有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和高水准的教育质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总榜中已排到全国第57名的位置,其余几所高校的排名也大都位于全国百强。从报考角度来看,这类高校是近年来的一个大热门。因“不出国就能留学”、较高的深造率尤其是留学率等,受到越来越多考生和家长的欢迎,很多合作办学高校的深造率可高达90%以上,留学率也高达40%以上,因此极具吸引力,生源质量也较好。


谋考网(https://www.mou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哪些专业被称为天坑专业?的相关内容。
这些专业看起来“高大上”,实际就业前景十分堪忧,考生要注意避雷
怎么填报志愿才不会踩到高考志愿的地雷?高考志愿填报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时,应该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未来职业规划,以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2.看清招生计划:在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仔细研究各个高校的招生计划,包括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线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填报志愿。3.多关注院系排名:不同院系之间的排名也是很重要的参
陕西二本志愿填报避雷“天坑专业”,选择新质好专业在陕西省二本志愿填报即将开启的时刻,选择好学校和好专业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二本生而言,如何在众多热门专业中避雷“天坑”,找到新质好专业,成为关键。本文旨在为二本考生提供专业选择的指导,助你避开陷阱,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在选择专业时,要记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热门专业虽好,但并非适合每一位二本生。一些专业可能对二本生的学习和就业构成挑战
“高考”过后,“志愿”应该怎么填,平行志愿告诉你1.填报志愿的考虑因素优先级顺序为:城市>学校>专业。2.如果分数够,首选北大和清华。目前中国高校的现状是,北大和清华是第一梯队,而第二、第三梯队的高校,在师资、经费和科研成果上都和第一梯队有断崖式的差距。只有在最好的大学里,才有最强的同学圈子,甚至遇见好伴侣的机会也更大。3.分数读不上北大清华,尽量选一线城市的名校。一般说
高考报志愿,哪些专业不容易踩雷对于大学的专业我是不太好直接推荐滴,毕竟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件事物在人心中的形象总是不同,不过可以给大家讲讲如何选择专业哦,用我的血泪教训和经验助力每一个考生不踩坑!!!1、怎么选专业?①多做参考,拒绝盲目地、一股脑地选择专业。如果不是你感兴趣的专业,真心建议你不要选了,因为你不喜欢的专业学起来会很痛苦,有时候不要太勉强自己。
高考志愿应该怎么填报?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决定自己未来教育和职业道路的重要决策,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以下问题:1.合理评估自己的成绩和实力:首先需要评估自己在高考考试中的成绩和考试的录取条件,根据自己的实力,制定相对合理的志愿填报计划。2.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高考志愿填报意味着选择自己未来的专业和学校,因此,需要先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寻找自己适合的职业目
高考志愿应该怎么填报1、填报策略:高分段考生,名校优先、兼顾专业。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这部分考生一般报考名校的热门专业,但也不要只考虑最热门院校及其热门专业,为了稳妥,还应适当考虑其他名校的特色专业2、合理规避平行志愿录取的风险:平行志愿间没有拉开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准确,志愿填报过高,院校志愿中的多个平行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一味追求最理想的学校,就可能导致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都落
高考志愿填报避坑,哪些雷区需要提前预警?又是一年高考季,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成绩出来之后会十分的焦虑,觉得孩子的分数太低,不知道填报哪一所学校,但其实在小编看来,高考成绩并不是决定人生的唯一出路。只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城市专业以及大学高考志愿一样可以填报的,十分令自己满意,但是在填报高考志愿之前也是有一些雷区需要大家注意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不是很多家长和
新高考怎样填报志愿和选专业新高考志愿填报策略:在数百所高校、数千个专业间抉择,分数相同下选错专业将影响就业之路。新高考志愿分为“专业(类)+院校”与“院校专业组”两种模式。在“专业(类)+院校”模式下,考生可灵活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或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每所院校可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组内包含不同数量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科目选考要求厅腔虚
2024-11-02 07:47:25
2025-07-01 07:01:34
2024-12-16 21:53:16
2025-06-11 14:45:30
2025-04-29 06:47:44
2024-12-06 04: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