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27 00:38:51 | 谋考网
1.大学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创造性,即学生不仅能举一反三,还能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活化所学知识。
谋考网
2.学习的自主性。无论从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及学习方式都更加强调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承担角色,主要强调学习的自觉性与能动性。大学没人来劝你学习,要主动,
3.学习的专业性。大学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基本的专业方向后进行的,因此其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为明确,即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所进行的学习。学习开始分专业。
4.学习成果的研究性与创造性。大学生是思维活跃的群体,大学课堂不仅进行知识的传授,还注重思维的启发。经过十多年的应试教育,同学们往往习惯于按照已成定理的方法来考虑、解决问题,形成了为种种思维定势,缺乏质疑能力和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经过大学系统性的学习,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技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往往会得到提升。
1、大学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选修课又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非限制性选修课两种。如果按专业划分,即是公共课和专业课,两者可交叉。
2、公共课又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体育、大学英语等,公共选修课课程涉及各类专业,属非限制性,选够学分即可。
3、专业课又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侧重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专业主干课则注重与专业直接联系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专业选修课则必须在培养计划所规定的科目内选,属限制性。
4、一般大一的课程大部分为公共基础课,大二大三的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大四则开始做毕业设计和进行实习,课程很少。
谋考网(https://www.mou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学的课程考核特点包括什么的相关内容。
大学的课程考核特点包括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