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05 23:21:22 | 谋考网
广西医科大学专业代码是:10598。
从广西医科大学官网得知,该学院招生代码是:10598。院校代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教育部编写的五位数国标码,每所院校仅有一个国标码,全国通用;另一类是各省考试院编写的,用于考生填报志愿的招生代码。
其中,各省考试院编写的这类代码各省都有不同的编写规则,且院校与代码不是唯一对应的,同一个院校在同一个省份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招生代码,此外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招生代码每年也可能会有变化。
广西医科大学(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广西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大学专业类目如下:
1、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领域一个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该领域的特点是通过工程化手段,应用管理科学的基本方法(如运筹学、系统分析和系统工程方法等)和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研究管理问题。
2、中国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3、护理学
护理学主要研究基础医学、护理学、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护理领域内进行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等。例如:医院内的临床操作、病人护理,新生儿和产妇的护理,老年人的保健和疾病预防等。
桂林医学院代码是10601,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桂林医学院(Guilin-Medical-University),简称“桂医″,坐落于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桂林建设全国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合作单位、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高校、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历史
1935年,首位在日本千叶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我国著名的外科学专家、医学教育家李祖蔚先生,创建了广西省立桂林高级助产护士学校。校址坐落在的叠彩山下。
1944年,由于抗日战争,学校停办。
1946年,学校重新恢复。
1952年,学校先后更名为“广西省立第二护士助产学校”和“广西省第二卫生学校”。
1953年,学校改名为“广西省桂林卫生学校”。
1956年,学校由叠彩山下搬迁到乐群校区。
1958年,学校更名为“桂林医学专科学校”,全部招收大专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全面停课并停止招生。
1970年,学校恢复招生和复课,招收6届“工农兵”学员。
1977年,学校招收恢复统一高考制度学生。
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本科建制的桂林医学院。
2019年9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发布公示,将桂林医学院申请更名为“桂林医科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及医务人员6800余人。专任教师中有近5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7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中有硕士生导师670余人,博士生导师28人。学校拥有全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人才、广西“八桂学者”“八桂名师”、广西优秀专家、广西教学名师、广西优秀教师等知名专家学者150余人次。学校还聘请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客座教授等。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23个学院(系、部),9所附属医院、28所临床实习医院,开设26个本科专业和4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广西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广西自治区级特色本科专业1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西重点学科7个,广西一流学科(培育)2个。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药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药学
广西自治区级重点专业:临床医学
广西自治区级特色本科专业:护理学
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生物技术、药学、护理学
广西自治区级优质本科专业:临床医学
广西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药学、生物技术
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内科学、免疫学、外科学、生药学、外剂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广西一流学科(培育):临床医学、药学
学术科研
谋考网
截至2017年11月,学校有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等10个国家和自治区实验室建设项目;有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1个,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自治区级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广西自治区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西中心1个,广西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1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2015年,学校科研立项共计22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3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39篇,其中SCI收录49篇,核心期刊154篇,获各类科技成果奖13项。
截至2017年11月,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75项,获各级科技成果奖51项,获国家专利授权53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发表学术论文3061篇,其中SCI收录203篇。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学校2015年、2016年连续跻身中国大学最具影响力学术论文排行百强榜。学校共获得各级科技奖励61项,其中广西科学技术奖1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