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审计专业考研有哪些科目?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审计专业考研有哪些科目?
初试,参加研究生全国统考:
1.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其中包含三部分(数学、逻辑、写作)
2.204-英语二(100分),或者(202)俄语,(203)日语等
复试:一般包括,笔试与面试。
(一)笔试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100分);审计学(100分)等专业课;同等学力需要加试。
(二)面试内容
-
英语 2.专业知识。
拓展资料:
审计学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及各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从事审计工作以及在学校、研究单位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谋考网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审计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审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审计学本科专业1985年中南财大率先开设,未过10年,在教育部第二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成为目录外专业,高校开设目录外专业,比较麻烦。
2013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又恢复了审计学专业,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也渐渐多了起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审计学专业

审计考研科目及分数
数学、逻辑、写作等,300分。
1、审计考研科目包含数学、逻辑、写作、俄语、日语、思想政治理论、审计学等专业课。
2、审计考研科目的分数是: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英语二(100分),总分300分。

审计专业本科生考研和就业三年怎么选择?
谋考网(https://www.mou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审计专业本科生考研和就业三年怎么选择?的相关内容。
读研三年
1.状况
研究生第一年:带着好奇新鲜踏入研究生阶段,不料第一年基本都是上课,要么也就是一些集体活动。而且上课与本科没有两样,就是人少一些!积极一些的学生就去了实验室,把自己关起来,研究研究,发现:挺累!
研究生第二年:真正开始涉及自己的科研课题,写开题报告,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被师兄师姐指导,有时由于操作或研究思路不对被骂。身体虚弱就去运动,生活相对枯燥,对外交流也少了。有时被实验的失败打击一下,有时被成功刺激一下,喜怒哀乐更多以“论文”为中心。
研究生三年级:刚刚享受了两年的校园生活,不料又要找工作了!很疑惑,拿什么去拼?拼什么?论文还是一道大山。
2.收获
一级收获(最高级):读研就是为了三年以后的就业!这个工作需要:学历+专业技能+……三年后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甚至有了爱情……
二级收获:具备了硕士的知识技能,专业应用能力良好!!但找到的工作恰与专业并不太相关,此时憾言:三年前就业就好了!还好收获了爱情……
三级收获:硕士顺利毕业,拿到了文凭。但求职十分困难,没有目标,定位不清!甚至开始不用别人鄙视自己了,自己来就行了!!
四级收获:毕业都困难,纠结于论文中。延迟吧……来不及想就业的事情!!老师别催我就业!!
3.困惑
大部分人不会去做职业规划,因为想着“船到桥头自然直”,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因此在读研过程中“被”的角色较多。
有的为了好考,还是读自己不太爱的专业,拿个文凭就好,但读研太难熬了!发现很多求职广告都是招大专以上水平。
有的为了换专业,考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但发现太难读了!!
有的想做研究,但发现市场上要博士,这种苦受够了!恐惧!
有的不想从事研究,但害怕自己没有竞争力!
找工作时,还是采取“海投”,结果基本是没有“葬身之地”,没有明确的求职意向。
有的拍拖,关系很好,想毕业后两人在一起,发现很难!!……
工作三年
1.状况
第一年:初来乍到,听说“少说多做”为妙,于是多做,什么事情都自己来,甚至成了办公室杂物员!有时不因工作而忙,而是帮别人而忙!慢慢发现工作没有自己原来想象的那么好!过着蚁族的生活,思念校园的环境,以前没水没电还可投诉,现在,只能忍受,因为没钱!(有的人可能不满工作,不到半年就做跳槽族,漂泊的日子开始了!)
第二年:慢慢整理自己的工作状态,有的发现工作不太适合,自己很疲倦,因此就360度换工作,又开始求职旅程;有的挺满意自己工作,开始思考怎么进步,培训、教育、绩效等都是提高的路径;有的觉得社会险恶,还是校园好,于是辞职选择考研……
第三年:谈买房,谈结婚,有时是别人跟你谈,应该基本都是。这时掂量自己的工资,发现很难,蜗居和裸婚行吗?这时也发现职业很重要,因为职业的不断进步和镀金才会有经济基础!也会慢慢去给自己的5年、10年定目标了!!如果第三年还不太稳定,没有什么基础,这时日子应该很难过!
2.收获
一级收获(最高):找到自己爱做的工作,慢慢去发展,成为自己的事业!!拥有财富了,车和房都在考虑了,结婚的事情不用别人谈了!!
二级收获:工作自己喜欢,但赚钱不多,工作技能慢慢积累!!
三级收获:有了一些财富,能养活自己,也能给别人资助(如家人)!但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
……
3.困惑
老觉得别人的工作好,自己的要么太累,要么没钱!
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最好的!!
“兴趣+价值”还没搞清楚!
读研 vs 工作
1.你是否开心?
不管哪一个,要问问你是否开心?不管是哪一个,都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工作、职业、事业,以及自己的生活!如果生活不开心,说明不能满足自己的价值需求!
选择终将酿成苦果!因为不开心,就睡不好、吃不好,严重一些瘦了、没精神!!再严重一些,精神分裂了!!
2.是否是增值的?
研究生=本科生+三年学习。
工作生=本科生+三年工作。
其实要比较就比较三年学习VS三年工作!
似乎就业市场上,学历高的初始工作都要高些!要不然没有人去考了!!
真正需要比较的是,一个选择读硕士的大学生,是不是比他的同学,同一年本科毕业,又有了三年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值钱?到底谁更加值钱?假设本科生工资2000元/月,3年后升到5000元(大约好吗?)那么,这么多年的平均工资就是 (5000+2000)/2 = 3500元;3年的总收入就是114000元!约11万吧!!(当然这个是在职场上比较好的状态,如上一级、二级收获等)。
而读研的人,三年仍是消费者,没有太多收入,一些学校有补贴,就算去做兼职,也是和导师之间在捉迷藏!三年的专业知识能立即用到实践上吗?我看很难!有时这些知识很快就被淘汰,现在的论文更新很吓人!!两天不上网就有点跟不上了!!
如果是去关注具体能力的单位和企业,学历造成的起步优势会在三年之内慢慢消失。只是出道的时候市场价高一些,说起理论来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当然掌握了系统的研究方法!!而工作的人会拥有具体的实践工作能力和人脉资源,如果懂得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职业生命,成为一个中层管理人员问题不大。
看来,读研三年VS工作三年,适合才是硬道理!
以上就是谋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谋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谋考网:
www.moukao.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