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2 06:28:34 | 谋考网
学会主动复习和总结。进行章节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时是教师替学生做总结,做得细致,深刻,完整。高中是自己给自己做总结,老师不但不给做,而且是讲到哪,考到哪,不留复习时间,也没有明确指出做总结的时间。
一:扎实基础、定理、公式和条件。
数学的学习不需要做大量的家庭作业。但是数学需要认真对待基础知识的定理公式记忆。而且一定要记忆准确无误,一个小数点都不可以出错。学习数学不是说不用记忆任何东西,只要会思考就行了。相反,数学不仅要会思考,更要会精准记忆。也只有自己知识储备厚实,自己遇到数学难题才有可能做到立即调用知识为己所用。
所以记住了:高中数学里面只要出现定理、公式、限定条件,那么就需要一字不差的记忆在脑子里。这样在以后的考试中才可以灵活自如运用学到的知识,而不至于考试中出现和各种始料未及的问题。
特别是限制条件,因为数学里面一个公式和定理的正确运用是需要在一个正确的条件下进行的。
二:理论结合做题,双向努力提分才更有效果。
有些学生只看书不做题,有些学生只做题不看书。这两类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不会太好,只有做题和课本知识相结合整理学习效果才会更显著。在一节知识学习完后,下午自习课的时候就需要训练上午学习过的知识习题。而且要透过题目来进一步理解课本概念的含义。
有很多时候对于课本知识不理解的学生在研究几道习题就可以理解透彻了。这里也是强调看书和做题一起进行,不可顾此失彼。
三:注重逻辑解题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就是学习怎么样思考的课程。解题过程的每一步都是自己想问题思路的具象表现。想要学好数学就要注重对自己解题能力的培养,而且还需要注意数学题目里面的逻辑关系。比如:函数对应关系、集合包含关系、概率算法问题和解析几何的运用问题等等。这些数学题目里面的解题经验和思路都需要在大量练习中慢慢培养起来。
很多学生在高二选择理科还是文科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文理科的区别是什么了。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用逻辑一个用记忆。很多学校班级就出现了一种学生不做作业但是数学成绩很好的奇怪现象。这些学生不是什么天才神童,而是他们已经理解学好数学是需要从思维上下功夫的科目。你只有想明白了数学内在联系,你解题的过程才清晰。这样提分自然就快速。
四:多交流和多分享数学学习经验和心得。
学生们学习过程中需要彼此交流学习经验,才会让自己的思维角度更独到。一个班上自己可以寻找共同学习的小伙伴,当一节知识学完后就可以坐在一起交流一下自己学习的感受和问题。也许你在交流的过程中彼此吸取经验,就可以让自己思路不通的地方顺畅无阻。
交流的过程就是给自己纠正错误逻辑思路的过程。一个问题你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思考的,在对照彼此的思路上就可以慢慢纠正自己的错误逻辑。这样进过交流后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快速提高学习成绩。
重视改错,错不重犯
一定要重视改错工作,做到错不再犯。初中数学教学采取的方法是,把各种可能的错误,都告诉学生注意,只要有一人出过错,就要提出来,让全体同学引为借鉴。这叫“一人有病,全体吃药。”
高中数学课没有那么多时间,除了少数几种典型错,其它错误,不能一一顾及。只能“谁有病,谁吃药”。如果学生“有病”,而自己却又忘记吃药,那么没人会一再地提醒他应该注意些什么。如果能及时改错,那么错误就可能转变为财富,成为不再犯这种错误的预防针。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改错,这个错误就将形成一处隐患,一处“地雷”,迟早要惹祸。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上不去,是因为自己做题太粗心。其实,原因并非如此。打一个比方。比如说,学习开汽车。右脚下面,往左踩,是踩刹车。往右踩,是踩油门。其机械原理,设计原因,操作规程都可以讲的清清楚楚。如果新司机真正掌握了这一套,请问,可以同意他开车上街吗?恐怕他自己也知道自己还缺乏练习。
数学基础差想要补救那么需要先读懂课本,一章一章地复习,吃透课本基础知识。数学是连惯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紧扣另一个知识点,一旦某一个知识点没掌握,就会影响后面的学习。
一、先搞懂课本
不管是什么题目,都是在课本的知识基础上演化而来,所以课本就是基础中的基础。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先从课本开始复习,抓基础。
先不去想什么提高训练,而是把精力放在课本上,按照课本章节,一章一章地复习,吃透课本基础知识。并且,搞懂课本后面的习题,思考每一道例题中包含的知识点,以及解题的思路和技巧。
只有知道学过了哪些知识点,才能在做题目的时候找准方向,不然,解答题目时,都不知道从何下手。
二、多练基本功
数学的基本功是计算,所有的数学都以计算为基础。教学大纲也要求小学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
然而,很多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考试时总会因为计算错误而丢分,遇到要求简便方法的计算时,也会无从下手。
计算时,先透彻理解算理,包括概念、法则、性质等等,这样才能在具体计算中应用这些知识寻找最简便的方法。
三、公式能推导就不硬背
数学很多解题过程都需要用到公式,而提到公式,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死记硬背”。但是不少家长反映:孩子背了公式记不住,记了公式不会用。
其实,很多公式和结论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可以相互推导。所以,学习公式的正确做法应该是记住最基本的,再根据基础公式推导出其它公式。比如由速度×时间=路程,可以推导出时间=路程÷时间。谋考网
四、认真听讲,不懂就问
研究表明,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课堂学习效率低,上课时常常走神。
要知道漏听了一个点,很可能后面的都会听不懂。
更何况,课堂的45分钟教学是老师经过深思熟虑设计出来的,可以说浓缩了新课的重点。
所以,重视课上的学习效率,紧跟老师的思路十分重要。遇到问题可以现场问老师,或者记下来,课后求助他人。
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学习立体几何要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办法有二:一是勤画图;二是自制模型协助想象,如利用四直角三棱锥的模型对照习题多看,多想。但最终要达到不依赖模型也能想象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