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学校 > 学校动态

学习文科有什么用呢?“文科无用论”成立吗?

发布时间:2024-12-08 11:32:54 | 谋考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学习文科有什么用呢?“文科无用论”成立吗?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学习文科有什么用呢?“文科无用论”成立吗?

学习文科有什么用呢?“文科无用论”成立吗?

许多人会有一种偏见,认为理科要比文科更有出路,感觉现在科技较为发达,科技方面需要的人才会更多,因此认为学习文科并没有什么用,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文科无用论”并不成立。

学习文科,日后可以当翻译,当作家,当老师,或者是做一些文秘类型的工作,这些职业都可以起到为国家做出奉献的作用。现在有许多大学里都设置的有很多文科类型的专业,如果没用,那它们又有何存在的理由呢?国家不仅需要数学家,物理家,科学家和医药学家等,同样需要政治家,哲学家和诗人。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文理科是不正确的,只有国家文理科两方面同时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文科无用论”不仅不成立,甚至可以称为是一派胡言。试想一下,若是国家没有律师和外交官这样文科职业类型的人,那国家也无法更好的执行法律和做到更好的中外发展。许多热爱历史的小伙伴们很有可能会走上考古这条路,考古给国家带来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可以根据一些出土的文物来补充空缺的历史,这何尝不被称为一种伟大的事业呢?热爱地理的小伙伴们很有可能会当上天气播报员,或者是研究地理的矿质学家,

文人墨客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没有诗人和作家,就会让我们的生活感到很枯燥,没有精美的语言去描绘画面,就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不得不承认,理科思维厉害的人的确很受人敬仰,但是具有文科气息的书香学生,也同样具有魅力。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能从单方面的去一概而论,以偏概全的想法本来就是错误的。总之,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都有值得被尊敬的理由,只要能够给自身和国家带来价值,就不能说它没用。

学习文科有什么用呢?“文科无用论”成立吗?

广大的文科生,该怎么反驳愈演愈烈的“文科无用论”呢?

钱钟书 在围城里曾经指出学校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理科生看不起 文科生 ,外文系看不起中文系,中文系看不起哲学系,哲学系看不起社会学系,社会学系看不起教育学系,教育系的学生实在没人看不起了,于是就看不起他们的老师......

虽然说的是大学里的现象,却也是半个中国教育圈的缩影。

不可否认,从高中选择文理科,到大学就读什么专业,再到后来毕业找工作,文科生都很难占据任何优势。而即便有无数人用马云、 俞敏洪 等成功人士来多番例证“文科生”不比“理科生”差,但是“文科无用论”的声音,依旧在就业现状的无奈中甚嚣尘上。

说实话,文科无用论真心感觉挺荒谬的。

至于如何反驳,可以问那些说文科无用的人知不知道文科包含哪些学科,这些学科能干的工作有哪些,恐怕十有八九他是回答不上来的。

文科,即 人文社会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如果文科无用,那岂不表明人类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无用的东西吗?是谁来解读老祖宗的文化遗产?是谁来制定法律?是谁来改良制度?是谁来团结人民?是谁来设计?是谁来思考?

好了,发完牢骚,我们来好好论证一下文科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都属于文科范畴,这类学科对理解和记忆能力要求高,不要求理科基础。

这就导致了很多人认为文科假大空,没学什么东西,不像理科“实在”,尤其是 学科专业 对应的职业上,且不说相当数量的专业根本没有对应的职业,一说学外语,就是当翻译,一说学中文,就是干秘书,更别提哲学、外交学等大众平常没有什么机会接触的专业,压根就不知道学这些专业是干嘛的。

因为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的不同,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七十年代末发起的改革开放,国家强调工业部门的发展,各类技术人才需求大,就业好,收入相对更高,导致学文科不“吃香”,久而久之社会对此形成共识,文科无用,然而这是一种集体偏见。

与理科相比,文科更像是“上层建筑”,只有当 经济基础 充分发展起来,哪些“假大空”的东西才有施展空间,像当下的商科专业、文艺类专业等越来越火,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发展进入不同阶段。

有用还是无用,以收入高低来评价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对成功的定义也不能局限于拥有大量财富,正是这些“无用”的文科范畴下的艺术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满足了人类的精神追求,没办法用某个量化指标来衡量它的作用,但它的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

「文科无用论」有道理吗?

谋考网(https://www.mou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文科无用论」有道理吗?的相关内容。

很有道理。社科不提,至少人文是没用的。

因为我们现代人谈论“有用”“没用”时,我们的标尺并不是它是否能促进人的完善的成长与自我提升,而是它在市场上的价值。诗歌、艺术、文化、教育,甚至是科学,一切不该被商品化的东西都已经被这个社会商品化了。它们被放在市场上,供人挑挑拣拣。评价它们的指标是:“它能不能让我找到工作?它能不能让我赚更多的钱? 它可不可以让这个社会更富足,让人们有钱买更多的商品?” 能带来经济效益(不管是对个人、企业还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的就是有价值的、“有用”的; 在商品市场上卖不出去的就是没用的。

所以我们看到,不只人文如文史哲,社科学如政治学、社会学,乃至艺术、音乐、考古、理论数学,甚至天文学这种不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自然科学,都需要在市场的逻辑下为自己辩驳:学哲学能提高你分析能力帮你找到好工作啊,学历史能培养你的格局让你事业更成功,文学艺术考古能增强国家软实力,理论物理理论数学为实践科学打下基础...... 这种话在知乎上各位想必听到的也不少。然而你们或许并不大信: 比起CS这种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学问和技术,这些只能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东西,就算“有用”用处也有限; 但我如果说,“有用”不应成为衡量文学、艺术、甚至科学的价值的标尺,你们恐怕更不会信了。

我并非想抨击谁功利市侩。你我这么想,不是我们个体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机制无处不在的灌输、控制和规训的结果。这些规训已经固化成了根植于我们意识中的思维方式。所以哪怕我告诉你,文学、艺术、哲学能让你看清社会权力的运作,不再受人摆布而不自知,能够消解你的焦虑和困惑,能够促进你智识和德性的发展,能够增强你的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power,让你成为更自由、更理性、精神更强健的存在,过上一种更好的生活—— 也并没有用。 因为你听到这些话的第一刹那就会感觉它们不切实际。不管你听着多受触动,你的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个声音在问:“但是它有什么用呢?它能让我更有钱么?它能改善我的生活么?”

那个声音会说: “是的, ‘更自由、更理性、精神更强健’,听上去很好;但我为什么要在意这些呢?我为什么要care什么自由、自主、理性、全面发展。 我为什么要care 我的欲望是否是虚假的、社会灌输的、限制我的理性自由自我实现?等我有钱了再去追求那些虚的吧,现在物质富足才是我需要在乎的。 没有钱我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买不起名牌衣服,穿着淘宝货住着出租房每天挤公交我怎么可能幸福?” 于是最终你会这些“无用的学问”提供的可能性都当作脱离现实的幻想扔在一边。然后盖棺定论:“说到底还是没用。” 谋考网

这里体现的一个问题, 也就是Adorno, Marcuse 这些人一直强调的想象的问题。在这个社会无所不在的驯化和压迫下,仅仅是想象一种不同的生活,都变得愈来愈不可能。 我们无法想象幸福可以是不同于“comfortable self-preservation”的另一种生活,一种以自由和个人发展来定义,而不是靠消费商品满足欲望来定义的生活。 任何对“另一种”的想象,在现有社会的mindset 下,都会被立刻贴上“乌托邦”的标签,蔑称为不现实、空中楼阁、鸡汤、过度理想主义etc.

所以并不是人文、社科、艺术本身没价值,也并不是它们对健全、自由、理性的人没价值, 而是它们对我们——被商品社会驯化、异化了的我们——没有用了。换言之,是因为我们已经被腐化成了不健全、不自由、不理性的生灵, 已经没有能力去想象、理解——更不必说去探索——诗歌和艺术提供的广阔的可能,没有能力过另一种更好的、更自由的生活了。

以上就是谋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谋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谋考网:www.mou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学习文科有什么用呢?“文科无用论”成立吗?”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