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2 13:19:13 | 谋考网
同济大学重点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 | ||||
学科名称 | 研究方向 | 主要学术带头人 | ||
海洋地质 | 古环境研究 | 汪品先 | 翦知nc | 赵泉鸿 |
大陆边缘构造演化 | 周祖翼 | 金性春 | 廖宗廷 | |
海洋沉积 | 李从先 | 邵磊 | 刘曙光 | |
地震波传播与成像 | 马在田 | 王华忠 | 耿建华 | |
综合地球物理 | 王家林 | 吴健生 | 万明浩 | |
工程力学 | 土木工程中的耦合力学与施工力学 | 曹志远 | 薜松涛 | 李尧臣 |
风振力学与工程抗风防灾研究 | 顾明 | 冯奇 | 黄本才 | |
结构工程复合材料力学 | 薜元德 | 仲政 | 贺鹏飞 | |
特种结构的力学分析 | 张若京 | 曾德顺 | 聂国华 | |
材料学 | 先进水泥基材料 | 吴科如 | 王培铭 | 张雄 |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 姚熹 | 张良莹 | 翟继卫 | |
功能非晶态材料 | 黄文e?/td> | 贺蕴秋 | 杨志强 | |
功能高分子材料与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 | 李新贵 | 王国建 | 任杰 | |
新型材料的分子设计与组装 | 王珏 | 施宪法 | 沈军 |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城市发展战略与政策 | 吴志强 | 陶松龄 | 赵民 |
城市开发、城市设计与历史保护 | 唐子来 | 阮仪三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院校简介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于2008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由同济大学、宏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嘉兴市教育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是一所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举办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
学校依托百年名校同济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设置专业。学校设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医学影像技术、汽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行政管理、英语、德语、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汽车服务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管理、机械电子工程等33个专业(方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500余名。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职称与学历并重、教学经验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学校依托同济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已拥有一支由520余名优秀教师组成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占20%、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占50%,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超过60%。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扬长避短、因材施教,致力于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应用型、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建立并实施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等三大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
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学校将继承和发扬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和“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坚持以同济大学“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全面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同济大学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实现师资力量共享、实践平台共享、图书资料共享、管理资源共享和校园文化共享,精心打造新的办学特色,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优秀工程师、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