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5 17:05:14 | 谋考网
高考理综综合性比较强,同学们在做理综题的时候要注意运用考试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首先大家一定要记住,只要物理数学好,你在高考一定会胜利!针对新课标而言,物理分三个模块——选择,实验,大题。很多同学物理分不高就是因为选择不好,我当时也是如此,一般物理错3,4个。但选择涉及知识点十分广泛,想学起来十分耗费时间,并且成绩进展不大。
●实验题
我在高三下学期找到了突破点,那就是先攻克实验题!攻克实验题就像英语的语法&基础一样,这个好了,你就会发现其余的东西能轻易进步,而且实验的知识点十分专一,(比如第一题会是牛顿三定律的实验,第二个会是电学电阻算术题)牛顿三定律的实验能让你将牛顿定律的知识牢记于心,而电学题能让你记住电学有关的基本知识,难度单一适中,这对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讲十分容易上学,同时计算的空会培养大家的准确率和算术能力。
我建议大家做,试题调研,实验专题,本子又小又薄,我两周左右做完的,总结却用了4周。难度就是高考水平,完全贴近考试,开始做可能不适应,因为实验题非常综合。但是做一周你就会发现可以流畅做完一道大题。
这一个本子就足够将你的实验变为就错3分左右,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学会总结!总结什么呢?
1.力学,电学模版都会涉及的定理和公式,你要通过答案和解析给汇总出来,这些都是你必须背的。
2.电学以定理为主,计算为辅。你也同样需要总结都有什么题型。定理:螺旋测位器,游标卡尺,如何测量。这个都是要死背的。常考类型:测电阻(定值&半导体),改装电表。题型又通常有:
(1).画电路图:这就需要你做题,把常见电路图画出来,同时需要判断内接外接,又有多种方法,这些在常见练习册上都有详细讲解,学姐只是给你们提供如何总结的具体大纲,实践时照着我的大纲来即可;
(2)研究坐标来判断电阻/电源内阻/G表内阻,和电动势大小。这就需要观察横纵坐标,原点,交点,延长线交点等等。不断做题中寻找读图的规律。
●选择题
选择就需要你首先知识点全面!!(对知识点不好的同学来说,题都没有用),然后再学会技巧(排除法,极限法,带入法,整体法,隔离法)接下来攻克选择,在实验好之后你会发现有一个全面的提升,这个时候就因人而异:
1、基础不好的同学首先要背物理的一级和二级公式!着手做物理的练习册,学校一轮复习的就可以,一定要有知识点和题型分类,不要盲目做题。
2.基础好的同学就做理综的物理6道选择即可。
相同点都是准备一个纸,写上力学,电学,磁学,选修等板块——越详细越好。根据选择错的题型在上面打对号,这样就能知道自己哪里薄弱,然后挑专题专攻。我每天选择都会早——中——晚持续做,积累知识点,丰富技巧。这样下来原先3-4道变为2道半且十分稳定(我的生物化学单选从来不扣分)。
同时你要注意,即使你做了再多总结,你的知识点再背熟,所有选择是不会全对的,每次物理保持在错一个半左右就是非常好的分数!后期就一直这样,无论什么样的题都会这样,这是正常情况,不要追求完美,学会取舍。
●大题
对于大题,物理就像数学一样版块十分鲜明,第一道力学,第二道电学。但攻略方法因人而异:如果你力学相对好,努力把力学题做完,如果你电学好尽量把电学题做完。第一道,第二道难度相对不大,只是不同人对力/电的掌握不同罢了。
物理简单说完了攻略方法,和高中的知识点大纲。但我想先声明,我认为500+的都适用。而200-400的学生建议你们练基础!背基础知识点!每课的书都要吃透!
选择题注意限定条件
化学选择题一般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能力,题目不是很难,但分值较大,错一题丢6分,这需要考生答题时思维一定要严密。
选择题的题干一般会有很多限制性条件,如“无色的”、“通常情况下”、“标准状况下”、“说法正确的”、“说法错误的”等。考生审题时不妨将这些关键词划出来,避免答题时忽略。对题目涉及的一些特殊物质,不要忽略其特殊性质。
作答时,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如果是概念性的,应对有把握的迅速进行判断。如答案涉及计算,要认真计算出结果,与四个选项对照后选择,切忌避免题目未读完就动手做。
专有名词书写要准确
做填空题时,考生最需注意的是书写。不仅字迹要清楚,答案也要写在规定的范围内,方便阅卷老师查阅。
在书写化学专有名词时一定不要写错别字。按规则,专有名词出错不能得分。值得注意的是,化学量是有单位的,不要漏掉。
此外,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不能混淆,书写时一定要配平,注明条件及状态。书写化学方程式时,
最容易漏掉的是水等小分子,相关条件要按书上的规范语言写,如不能将“放电”写成“闪电”等,也不能随意添加不需要的条件。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等不能混淆。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中哪些原子间用线连接要写清楚,特别是要注意有机物结构简式中,双键等是不能省的。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阅卷中最容易扣分的是苯环的结构简式,一定要按书上规范书写。阅卷老师只会根据标答和考生写在试卷上的白纸黑字来给分,不可能揣摩考生意思,因此一定要书写清楚意思明确。
实验题作答别随意
从阅卷看,实验题考生都容易下手做,但不容易得分,因为答题不够细心。
答题时,考生首先要多审几遍题,充分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实验目的。
在回答时书写文字表达时,考生一定要抓住要点,不能泛泛而谈,不能用套话,要有针对性。如回答“气体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的作用”,如果简单回答为“除杂质”、“干燥”就不符合要求,要明确回答是除掉混合气体中的哪些气体或干燥哪一种气体等。
实验题解题时,考生一定要关注实验细节。如去年高考(微博)题有一问是要求检验水煤气中在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情况下,存在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由于不能直接检验,所以利用一氧化碳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将产生的气体产物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行检验。因此考生在设计实验时,要先除掉水煤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再进行还原实验,最后检验其反应后的产物。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气体通过洗气瓶时导管的“长进”、“短出”和检验水蒸气的最好试剂是无水硫酸铜等细节。
谋考网小编推荐:高考理综各科答题技巧
1.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X、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2.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如:关于DNA,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三个地方学到,但教材中在三个地方的论述各有侧重,同学们要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既所谓“瞻前顾后”。又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我们会学习许多细胞器,那么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呢?这需要大家做了比较才能知道,既所谓“左顾右盼”。
3.经常归纳总结
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谋考网
归纳总结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
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生物的“遗传的物质基础”,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性状。
抓联系就是要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点线的纵横关系,由线到面,扩展成知识网络。
抓特点就是抓重点、抓主流,进行归纳总结,不能大杂烩,胡子眉毛一把抓;应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高中化学除了背相关的方程式,最重要的还是要多多进行习题的练习,习题能够帮助你找出自身在知识点上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以及更好地帮助你查漏补缺,提升学习效率。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
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 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
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ΔH为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的代数和。
(3)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计算反应焓变ΔH。
对任意反应:aA+bB=cC+dD
ΔH=[cΔfHmθ(C)+dΔfHmθ(D)]-[aΔfHmθ(A)+bΔfHmθ(B)]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的速率
1、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
(1)基元反应:能够一步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分几步完成的。
(2)反应历程:平时写的化学方程式是由几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总反应。总反应中用基元反应构成的反应序列称为反应历程,又称反应机理。
(3)不同反应的反应历程不同。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也可能不同,反应历程的差别又造成了反应速率的不同。
2、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小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可以表示反应的快慢,即反应的速率,用符号v表示。
(2)表达式:v=△c/△t
(3)特点
对某一具体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的数值可能不同,但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反应速率常数(K)
反应速率常数(K)表示单位浓度下的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反应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受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增大,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压强只影响气体,对只涉及固体、液体的反应,压强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际上是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为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容器容积引起的。压缩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增大,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加;增大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减小;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4、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经验公式
阿伦尼乌斯总结出了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式中A为比例系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R为摩尔气体常数量,Ea为活化能。
由公式知,当Ea>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可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
(2)活化能Ea。
活化能Ea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不同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有的相差很大。活化能 Ea值越大,改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
5、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
催化剂大多能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能通过参加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有效提高反应速率。
(2)催化剂的特点: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
苯C6H6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键角120°。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2 C6H6+15O2 = 12CO2+6H2O (火焰明亮,冒浓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
① 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
② 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HONO2 +H2O反应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50—60℃,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
(3)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3H2
二、乙醇CH3CH2OH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 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
(1)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 CH3CH2OH +2Na= 2CH3CH2ONa+H2↑(取代反应)
(2) 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CH3CH2OH +3O2= 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 CH3CH2OH +O2= 2CH3CHO+2H2O
③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反应
CH3CH2OH
三、乙酸(俗名:醋酸)CH3COOH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结构: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羟基组成)
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 乙酸的酸性:
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CH3COOH+Na2CO3= 2CH3COONa+H2O+CO2↑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 乙酸的酯化反应
(酸脱羟基,醇脱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在实验时用饱和碳酸钠吸收,目的是为了吸收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时要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
1、正确的学习方法。想要提高化学成绩,就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化学虽然是理科科目,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是需要背的,如: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表等等。所以,高三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不能全靠做题,也要花时间去背。
2、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不仅仅是针对化学这一学科,而是学习高三其他科目也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才是你提高化学成绩的前提。高三学生可以在上课之前将老师要讲的内容自己先预习理解看看,上课的时候把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然后把卷面整理的干净些,这样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3、上课认真听。高三学生化学成绩差最主要的原因是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之后自己学不懂,然后就把问题越积累越多。要知道学生每天最多的学习时间都是在上课,而且老师讲解的知识,都是有助于你学习的,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的话,那么,化学成绩就很难提高了。
4、重视实验。高中化学学科中有很多实验,日常或是考试中做的题目中考察实验的也是比较多的。所以高三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化学实验的学习,掌握实验的过程、原理、结果及实验所用器材的作用及用法等等。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谋考网:www.mouk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