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排行前十位的技校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内最早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之一。学校现有留仙洞、西丽湖、官龙山、华侨城、凤凰山五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36.02万平方米,图书馆5万平方米,体育馆2.58万平方米,实训实习场所10.08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总值9.06亿元(校舍除外),总值7.25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220.5万册,纸质期刊1731种,中外文数据库32个,电子图书117万册。
2、
淄博职业学院
淄博职业学院坐落于齐国故都、工业名城、国家
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山东省淄博市。鲁中地区独特的经济结构和文化底蕴赋予了学院尚工重商、医学人文并举的专业特色。学院在2006年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7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3、
天津职业大学
天津职业大学始建于1978年,是全国接受世界银行贷款的17所院校之一,也是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学校占地面积1064亩,建筑面积321,946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亿元,生均达1.6万元。在校生12000余人,教职工698人,专任教师48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46%,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76.2%,双师素质教师占86%。图书馆藏书74余万册。
4、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筹建,是全国首批、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广州市番禺区,占地2061亩,校舍建筑面积28.8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超过6.48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56亿元,图书馆面积3.03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01.53万册、电子图书2606GB、纸质专业期刊1073种、电子专业期刊9812种。
5、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84年,是民政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湖南省教育厅直属普通高等院校,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学校现有14个国家示范重点专业,1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2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和14个省级特色专业、精品专业及改革试点专业;1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万余人。
6、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公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太湖之滨——江苏省无锡市。学校是国家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12年经上级批准学校与
江苏大学联合举办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
7、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2006年国家首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地处宁波北仑新区,区内有上千家合(外)资企业,全球500强企业38家。学院主体专业涵盖了机电、模具、计算机、电子信息、生化、物流等与当地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8000多名,非全日制学生和各类培训人员16000人。
8、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以“职业”两字冠名的职业
教育学校。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中,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近十万名各类建设和管理人才。2011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人才强校试点单位;2012年作为江苏高职试点首批获准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同年,获批筹建江苏省首家高职院省级大学科技园。
9、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高职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6年的济南惠鲁商业学校。经过70多年的积淀,学校以“创高职名校、施优教于民”为目标愿景,坚持为社会用人需求服务,为学生就业成才服务,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10、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于2003年6月正式成立的独立设置的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实行“小学院、大学校”的办学模式,下设若干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学院的分院,并设若干个办学点。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主要职能是协调和帮助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制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年制学生的年度招生计划等。

安徽省各大专科院校排名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新华学院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 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三联学院
谋考网
中国最好的医学院是哪一个?
中国最有名的中医院校有六所,分别是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和
上海中医药大学。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加挂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校牌,是教育部高等学校
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世界中医
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挂靠单位。
学校建有中医学、
中药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2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8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32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现有本科以上在校生9000余人,其中留学生1100余人。
学校目前拥有
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内科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校建有科技部、天津市政府和意大利卫生部共建的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教育部省部共建方剂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现代中药发现与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天津)——现代中药研究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针灸学实验中心,天津市组分中药工程技术中心等重点科研和教育机构。
学校出版有《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天津中医药》、《中医脑病杂志》等学术刊物。
学校以“进德修业,继承创新”为校训,以重点学科建设和中医药对外教育为特色,以科学研究为优势,以中医药学为主,医、理、文、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坚持“传承与创新协同,科研与服务并举,以质量求内涵,全面协调发展”方针,建设高层次、外向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 1956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 211 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学校现设有
基础医学院、 第一
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学院、管理学院、
护理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高职部、体育部、信息中心等教学机构。
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新世纪的以高层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
制药工程学、
针灸推拿学、
公共事业管理学、
工商管理学、
护理学、
英语(医学)、
法学(医药卫生) 9 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医学七年制含中医科研方向、中医临床方向、
中医骨伤方向、中西医结合方向、中药方向、针灸推拿方向、针推康复方向、针推对外交流方向、医院管理方向等 9 个培养方向班,分别与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日友好医院等单位联合培养。
目前,我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计10581人,其中本科生6614人(大陆学生4956人,台港澳学生317人,留学生1341人),专科生1406人(高职1138人,护理专业268人),硕士生1992人,博士生569人。
我校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 3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均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部局级重点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
学校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2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最高级)实验室 9 个。学校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工程中心、中医药现代化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工程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
创办于 1958 年的附属东直门医院是学校临床教学及医疗、科研基地。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已发展成为一所医教研力量雄厚、科室齐全、设备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强并具有中医专科专病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附属东方医院已建设成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备先进、人才优化、
管理科学、医疗水平一流、中医特色突出、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国家级现代化的综合性中医医院。2006年,北京冶金医院正式划转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学校第三附属医院。
建于 1958 年的药厂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齐全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工艺技术,现已通过小容量注射液 GMP 认证。其拳头产品“清开灵注射液”连续三次被审定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首选必备中成药。
建校50多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以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为己任,已为国家培养了30000余名高级中医药专业人才,为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3000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近年来,先后与 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43个合作项目,与境外45所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
学校主办有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和《中医教育》杂志,是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3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全国首批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原直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是国内首批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1995年获博士生导师自审权;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开展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2000年改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广东省管理为主;2002年获国家首批开展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研究生试点工作,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优秀;2003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广东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九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整体验收,同年启动
广州大学城新校区建设;2004年通过广东省“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成为广东省“211工程”建设高校。2004年在全国的一级学科评估工作中,我校中医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全国排名第一;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排名第三;中药学一级学科排名第六。2005年主体搬迁进驻大学城,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为全国唯一一个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6年,“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均以“优秀”成绩通过整体验收,同时,成为广东省唯一一所新增具有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的院校。
目前,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部局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总数在全国地方中医药院校和广东省属高校中均居首位;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已全面覆盖了中医学、中药学以及中西医结合三个一级学科项下的所有二级学科,博士点15个、
硕士点24个;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设有二级学院15个,开设本科专业16个,横跨医、工、管、理、经、文、教7个学科门类,其中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制药工程是广东省名牌专业;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医疗实力雄厚,有附属医院(含非直属)12所,拥有全国一流的专科专病医疗中心、研究实验室。
学校设施齐全,占地1450亩,仪器设备总值3.09亿元;已建成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测试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图书馆藏书77万册;有综合教学实验室5个、临床教学综合实验室1个,临床教学综合实验室功能处于国内医药院校领先水平;有教学医院20间,实习医院26间,药学类实习基地24间,其它类教学基地4间,实践教学条件良好。
学校的科研及技术开发颇具实力,是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及中国中医药师培训基地之一,已建成5个国家科技部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和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室、中心、基地)。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