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1 16:08:01 | 谋考网
商务英语和英语专业有什么区别,二者的不同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来看一下!
“培养目标不同:商务英语培养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等工作的人才;英语专业培养能胜任外事、经贸、文化、传媒、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工作人才。就业方向不同:商务英语可从事管理、文秘、进出口业务、教学和科研等工作;英语专业可从事国家机关、外交、外贸、出版、旅游等部门的工作。
首先要确认一下未来的个人发展目标定位,如果你想从事英语教师行业,可以选择英语专业,但是,如果你想以后从事翻译或公司业务类工作,最好选用商务英语专业。这里要强调一下,不论是单纯的英语专业,还是带有一定实用性的商务英语专业,二者全部属于语言类专业。
而语言类专业在当今中国的求职市场是属于饱和型、竞争力较弱的专业。本人多年在国外从事翻译工作,深感“语言作为一个专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语言是一种工具,是人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已经不能当成一个“专业”来看待。
学生们在选择的专业的时候,小编推荐使用《志愿》进行模拟填报,志愿不仅可以根据考生自己喜欢的专业进行模拟填报,还可以将考生和家长心仪的大学添加进备选库,在填报时直接从备选库内添加,节约时间。
2023全国(研究型)商务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前三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浙江工商大学。2023全国(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大学排行榜前三名:武汉学院、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2023中国大学商务英语专业排名(研究型) | |||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档次 |
1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商务英语 | A++ |
1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商务英语 | A++ |
1 | 浙江工商大学 | 商务英语 | A++ |
1 | 天津财经大学 | 商务英语 | A++ |
1 | 黑龙江大学 | 商务英语 | A++ |
1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商务英语 | A++ |
1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商务英语 | A++ |
1 | 华南理工大学 | 商务英语 | A++ |
1 | 湖北经济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1 | 山东财经大学 | 商务英语 | A++ |
1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商务英语 | A++ |
1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商务英语 | A++ |
1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商务英语 | A++ |
1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商务英语 | A++ |
15 | 中山大学 | 商务英语 | B++ |
15 | 上海财经大学 | 商务英语 | B++ |
15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商务英语 | B++ |
2023中国大学商务英语专业排名(应用型) | |||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档次 |
1 | 武汉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1 |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1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1 | 广西财经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5 | 上海建桥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5 | 广东科技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7 | 广东培正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7 | 福建商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7 | 怀化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7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7 | 西安翻译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7 | 山东协和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7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7 | 无锡太湖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7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7 | 吉林外国语大学 | 商务英语 | A+ |
7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7 | 滁州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7 | 山东管理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7 | 郑州商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7 | 衡阳师范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7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7 | 天津仁爱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7 | 河北金融学院 | 商务英语 | A+ |
众所周知,英语是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语言之一,是职场、社交、贸易,文化交流活动中一必要的交流工具。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化,国家间的经济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外向型经济企业不断涌现。可见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大。
商务英语专业就业方向比较广泛:大学毕业后能在外贸、营销、旅游酒店等部门从事业务员、跟单员、采购及质检工作;胜任营销服务、运营策划;旅游社经营管理及酒店管理等工作。此外,商务英语专业还可以在金融、涉外机构、文秘、翻译、银行、保险及科研单位等从事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