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8 10:53:27 | 谋考网
高考结束后就是填报志愿的时间了,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不是很了解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具体是怎样的?下面是小编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考生和家长。
医学影像学专业介绍
专业类别 | 毕业五年平均薪资 | 工作地点 | 男女比例 |
临床医学类 | ¥5930 薪酬超过29%的专业 | 北京市 12%在北京市工作 | 女生较多 男44%-女56%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物理学、电子学基础、计算机原理与接口、影像设备结构与维修、医学成像技术、摄影学、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内科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
就业方向: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的工作。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岗位如b超医生、软件实施工程师、b超医师、放射科医生、放射科医师、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应往届毕业生、售前工程师、健管中心医生顾问技师、彩超医生、放射科技师、物理师、超声科等。
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方向谋考网
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主要从事临床医学影像诊断或放射治疗工作或医学教育及医学科研工作,也可到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的工作。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岗位为:b超医生、软件实施工程师、b超医师、放射科医生、放射科医师、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应往届毕业生、售前工程师、健管中心医生顾问技师、彩超医生、放射科技师、物理师、超声科等。
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前景
医学影像是一门辅助临床医学,跟临床有密切关系,考试也是考临床相关,就业比临床好,因为医学影像学专业是这些年才兴起的,再加上中国各2、3线城市发展起后很多医院都强化辅助科室,进入新科技,这类专业医生比较缺,竞争少,但待遇比不上临床,影像的工作相对也轻松些。医学影像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医学类中的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其中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共17个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在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专业中排名第12,在整个医学大类中排名第21位。截止到2013年12月24日,37812位医学影像学专业毕业生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304元,0-2年工资4091元,10年以上工资5091元,3-5年工资5026元,8-10年工资8999元。
据统计,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1、北京、2、广州、3、上海、4、深圳、5、成都、6、揭阳、7、杭州、8、朝阳、9、武汉、10、沈阳,平均薪酬在3687元。
医学影像学专业2017最新排名
排序 | 学校名称 | 水平 | 开此专业学校数 |
1 | 南方医科大学 | 5★ | 67 |
2 | 天津医科大学 | 5★ | 67 |
3 | 川北医学院 | 5★ | 67 |
4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4★ | 67 |
5 | 南昌大学 | 4★ | 67 |
6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67 |
7 | 中国医科大学 | 4★ | 67 |
8 | 徐州医科大学 | 4★ | 67 |
9 | 东南大学 | 4★ | 67 |
10 | 泰山医学院 | 4★ | 67 |
11 | 广东医科大学 | 4★ | 67 |
12 | 山西医科大学 | 4★ | 67 |
13 | 三峡大学 | 4★ | 67 |
14 | 重庆医科大学 | 3★ | 67 |
15 | 牡丹江医学院 | 3★ | 67 |
16 | 大连医科大学 | 3★ | 67 |
17 | 广州医科大学 | 3★ | 67 |
18 | 长沙医学院 | 3★ | 67 |
19 | 安徽医科大学 | 3★ | 67 |
20 | 青岛大学 | 3★ | 67 |
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关心大学专业排名的问题。2020年3月,金平果中评榜发布了2020中国大学专业竞争力排行榜共计436个榜单。全面、系统、客观、公正地评价了中国大陆2667所大学的实力和水平。接下来和小编看一下2020-2021医学影像学专业排名前20强都是哪些院校。
1 | 天津医科大学 | 76 |
2 | 东南大学 | 76 |
3 | 华中科技大学 | 76 |
4 | 山西医科大学 | 76 |
5 | 南方医科大学 | 76 |
6 | 中国医科大学 | 76 |
7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76 |
8 | 南通大学 | 76 |
9 | 苏州大学 | 76 |
10 | 南京医科大学 | 76 |
11 | 川北医学院 | 76 |
12 | 三峡大学 | 76 |
13 | 南昌大学 | 76 |
14 | 重庆医科大学 | 76 |
15 | 徐州医科大学 | 76 |
16 | 新乡医学院 | 76 |
17 | 广东医科大学 | 76 |
18 | 新疆医科大学 | 76 |
19 | 青岛大学 | 76 |
20 | 华南理工大学 | 76 |
2020中国本科院校学科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共设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30个。一级指标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学科声誉等4个方面,二级指标包括教师数、博硕士学位点数、科研项目数等17个方面,三级指标包括杰出人才数、全国性学生竞赛获奖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等约30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