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8 20:46:51 | 谋考网
中国大学哪些本科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跻身2018世界一流、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和中国一流专业行列?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公布的2018本科专业排行榜中就有你想知道的答案,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2018本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排行榜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雄居排行榜榜首,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紧随其后,占据第二、第三名。全部排名数据请看下表:
名次 | 学校名称 | 专业星级 | 所在地区 | 地区排名 |
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7星级 | 江苏 | 1 |
2 | 北京理工大学 | 6星级 | 北京 | 1 |
2 | 西安交通大学 | 6星级 | 陕西 | 1 |
2 | 清华大学 | 6星级 | 北京 | 1 |
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星级 | 北京 | 1 |
6 | 西北工业大学 | 5星级 | 陕西 | 2 |
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星级 | 黑龙江 | 1 |
8 | 华中科技大学 | 4星级 | 湖北 | 1 |
8 | 厦门大学 | 4星级 | 福建 | 1 |
8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4星级 | 河南 | 1 |
8 | 南京理工大学 | 4星级 | 江苏 | 2 |
8 | 南昌航空大学 | 4星级 | 江西 | 1 |
8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4星级 | 陕西 | 3 |
8 | 浙江大学 | 4星级 | 浙江 | 1 |
15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3星级 | 辽宁 | 1 |
15 | 大连理工大学 | 3星级 | 辽宁 | 1 |
15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3星级 | 黑龙江 | 2 |
15 | 复旦大学 | 3星级 | 上海 | 1 |
19 | 河北科技大学 | 3星级 | 河北 | 1 |
19 | 中北大学 | 3星级 | 山西 | 1 |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8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专业星级划分:中国九星级专业:世界顶尖专业;中国八星级专业:世界一流、中国最顶尖专业;中国七星级专业: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中国六星级专业: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中国五星级专业: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专业;中国四星级专业:中国高水平专业;中国三星级专业: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中国二星级专业:中国区域高水平专业;中国一星级专业:中国区域知名专业。
专业类别 | 毕业五年平均薪资 | 工作地点 | 男女比例 |
航空航天类 | ¥7784薪酬超过81%的专业 | 北京市26%在北京市工作 | 男生较多男88%-女12% |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好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和飞行器工程基本理论及飞行器总体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试验能力,能从事飞行器(包括航天器与运载端)总体设计、结构设计与研究、结构强度分析与试验,并有从事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弹性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基础、飞行器动力学、飞行力学、力学性能与结构强度、试验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等。
就业方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进行飞行器的设计、研究。对飞行器的要求比其他在地上、水上跑的交通工具要严格得多,所以我们若是选择了本类专业,如飞行器设计、宇航等,那么你的理想一定是当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当然,毕业后你的选择也很多,可以进飞机制造厂、航空公司、研究所、国防部等。
谋考网(https://www.mou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未来好就业吗的相关内容。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如下:培养具有良好数学、力学基础,具有飞行器工程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知识,能从事飞行器(包括航天器与运载器)总体设计、机构设计、飞机外形设计、飞机性能计算与分析、结构受力与分析、飞机故障诊断及维修、软件开发等,并能从事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代码 081501)属于工学大类,航空航天类。一般设有飞行器设计、飞行力学与控制、直升机设计、空气动力学、飞行器结构强度等专业方面,主要研究的是各种航天飞行器,包括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器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等空间飞行器及导弹的设计。
该专业的学生应掌握数学、物理、动力学与控制、空气动力学、材料与结构、工程热力学、控制系统原理、飞行器总体设计、航空电子系统、飞行器制造工艺及设计、实验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飞行器总体、结构与系统设计分析的能力。
该专业对物理数学要求较高。该专业适合热爱航空航天工程,乐于飞行器设计与研发、维修的学生就读。 谋考网
1.有与飞行器设计相关的,包括固体力学、流体力学、飞行力学、机构设计、总体设计、飞行器气动力估算、外形设计、结构强度设计和实验力学、飞机维修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飞行器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本专业指定专业方向必需的计算、测试、试验和开发软件能力;
3.熟悉本专业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