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3 20:16:58 | 谋考网
2023全国(研究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排行榜前三名:复旦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大学。2023全国(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排行榜前三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长沙学院、北京城市学院。
2023中国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排名(研究型) | |||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档次 |
1 | 复旦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 | 东北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3 | 北京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3 | 中国人民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5 | 中国政法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5 | 首都医科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5 | 武汉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5 | 大连理工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5 | 中山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5 | 华中科技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1 | 武汉体育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1 | 上海交通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1 | 吉林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1 | 浙江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1 | 西南交通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6 | 四川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6 | 西南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6 | 南京医科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6 | 中央民族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6 | 兰州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6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6 | 北京师范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6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6 | 江苏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6 | 山东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6 | 安徽医科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6 | 华东理工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6 | 江西师范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6 | 云南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6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6 | 南方医科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2023中国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排名(应用型) | |||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档次 |
1 |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2 | 长沙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2 | 北京城市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4 | 防灾科技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4 | 吉林医药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4 | 井冈山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4 | 昆明城市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4 | 赣南医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4 | 白城师范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4 | 上饶师范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4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4 | 怀化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4 | 滨州医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4 | 武昌理工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文华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洛阳师范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广东金融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浙江万里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山东体育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昆明文理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广西财经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铜陵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皖南医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晋中信息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长春人文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哈尔滨金融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宜春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桂林医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嘉兴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云南警官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宝鸡文理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15 | 南京传媒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A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行业领域广阔,大学毕业生可以有充足的选择余地和空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在根据社会现实进一步拓宽培养目标,进行多元化人才的培养,引导学生面向不同的社会需求进行就业。发展前景较好。大学生毕业后可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和其它社会中介组织从事管理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文教、体育、卫生、社区、老年事业、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老年产业单位,高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及管理手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加强公共政策与管理的深入研究,以促进国家的改革与发展。
本专业具有研究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研究性表现在必须对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加强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历史与现状的比较研究,并对当前国内公共管理的热点、重点问题与对策加以研究;实用性则表现为学生必须具有善于学习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和创业竞争的能力、与他人协作和国际交往的能力;综合性即以政治学和经济学为主,以法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工程科学等学科为辅,培养学生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综合素质。
该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它主要反映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规律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制化、合理化、规范化和时代化进程。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技能;熟悉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技能和写作能力。
毕业生应掌握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开设课程
该专业除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讲授的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 心理 学、公共事业管理、运筹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行政学原理、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管理伦理学、市政管理学、管理定量分析、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公共政策与分析等。劳动保障、社会学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方向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系统的办公和管理工作。
谋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谋考网:www.mouk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