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6 18:58:31 | 谋考网
在填报高考时,上海理工大学在中国的排名和在本市的排名都非常受到广大考生、家长和朋友的关注。目前,教育部门尚未发布权威高校排名信息。我们整理了校友会、软科学版等第三方机构发布的上海理工大学全国排名,也是国内知名的排名。由于各院校排名指标不同,排名仅供粗略参考。不要只认为学校排名是多少。
年度 | 全国排名 | 上海市内排名 | 总分 |
2021 | 78 | 10 | 暂无 |
2020 | 79 | 9 | 暂无 |
2019 | 89 | 9 | 64.34 |
2018 | 95 | 9 | 63.03 |
2017 | 96 | 9 | 62.7 |
2016 | 113 | 9 | 63.11 |
2015 | 120 | 9 | 62.98 |
2014 | 123 | 9 | 62.83 |
2013 | 135 | 10 | 61.15 |
年份 |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2021 | 92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
2020 | 89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
2019 | 106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
2018 | 123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
2017 | 122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
2016 | 107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市 |
校友会2021上海市大学排名
名次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1 | 3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
2 | 7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
3 | 21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
4 | 23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
5 | 39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
6 | 56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
7 | 60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
8 | 64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
9 | 海军军医大学 | 65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0 | 上海理工大学谋考网 | 78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 | 113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11 | 113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
13 | 119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
14 | 154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15 | 166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16 | 172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
17 | 193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
18 | 194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
19 | 205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
20 | 224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
21 | 263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
22 | 269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23 | 302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24 | 305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24 | 305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
26 | 339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27 | 353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27 | 353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
29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426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30 | 451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
31 | 476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校友会2021上海市民办大学排名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类型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4 | 应用型 | 6★ | 中国顶尖民办大学 | |
29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 应用型 | 5★ | 中国一流民办大学 |
41 | 应用型 | 5★ | 中国一流民办大学 | |
66 | 应用型 | 3★ | 区域一流民办大学 | |
69 | 应用型 | 3★ | 区域一流民办大学 | |
107 | 应用型 | 1★ | 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 |
122 | 应用型 | 1★ | 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研究型大学;上海市省重点建设大学、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中国知识产权发展联盟执行理事单位、上海香港大学联盟和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优秀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新型工程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首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体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体验高校,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市是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之一。
学校起源于1906年创办的湖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国医学工程学院,原沪江大学和原国立上海机械高等职业学校(原德国医学工程学院)分别改建为上海机械学院(1994年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机械学院。1996年,这两所学校合并为上海工业大学。1998年,学校由原机械工业部调入上海。
相关问答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长期依托、服务和引领行业产业发展,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出版印刷行业骨干高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医疗器械和出版印刷两大领域具有深厚的行业基础。近年来,学校学科布局不断优化,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19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和51个省部级平台,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34个省部级平台。工程学、材料科学和化学三个学科稳居ESI全球前1%行列。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战略需要,以未来光学、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3大国际实验室和系统管理1个特色平台为载体,建设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5大一流学科和管理科学高原学科,并持续支持各支撑学科发展,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学校始终坚持协同发展的办学战略。与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共建“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建“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和“医工交叉研究生院”;与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上海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等共建“机械工业共性技术上海研究院”和“机械工业上海研究生院”;与商飞、华为、上海电气、光明食品集团等公司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分布在长三角区域的近30个科技转移工作站,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与杨浦区合作推进环上理创新街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