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3 20:54:24 | 谋考网
对于数学基础差的高三学生来说,课本是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宝,记熟课本里每一个知识点,看懂每一个例题,一个章节的进行掌握,掌握每一个章节都是学好数学的关键。高三是高考复习的冲刺阶段,如果能利用好这段期间,数学成绩也会提高的。
1、想要提高数学成绩的同学要先把书过一遍,对里面的公式定理要记住,这是基本的,必须的,还要把课后题做一遍,不会的可以看参考书,因为课后题基本都是最基础的,做一遍可以理解知识点。在把课后题做过的基础上,把书再过一遍,这次注重看一些典型例题,以及一些定理的证明。
2、慢慢增加做题的难度。心急容易做错事,对于高三数学的复习也是一样,本身基础就相对较差,就更不能盲目的前行。尤其是做题方面,深陷题海,盲目求解是高三常犯的错误,一定要学会从典型的题型中,去深刻理解,去反思总结、反思方法、反思变化,这样才能真正的深刻理解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但学生也不要一直做一些非常简单基础的题,因为高考基础题的分数并不多。
3、最后做真题。多做真题,能巩固理论知识,使解题更加熟练,思维更加清晰。而且多做真题学生也会知道高考数学的侧重点和自己的薄弱点,以此进行针对训练。
1、学会放弃。要明白大多数人是不需要做完所有的题,只要把简单题做对,中档题做好了,分一般不低,前8个选择,前3个填空,前4个大题做全对就已经能拿到大概100分了。高三数学基础差学生最好先不要再做那些难题、偏题,因为高三时间紧任务重,不要讲时间浪费掉。
2、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千万不要在不会的题目上纠缠,以免耽误了时间,先把会做的题目做了,把能够拿到手的分拿到手!有的学生几何学的好,有的学生三角函数好,那就一定要把这样的分数拿到手。自己薄弱不会的题就先跳过,但不代表不学,而是在后期进行专项训练。
3、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有的学生在考试中一看到自己不会的题就会变得焦虑,这个时候要冷静。不要过早的放弃自己。
高考政治很少有计算题,多数题目还是以要求准确记忆为主,因此在政治这科备考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理解与记忆能力的提升,同时要掐着时间做题,还要了解时事热点。
一、回归教材,串联所有知识点
在政治复习中,一定要使用好教材,它是主要依据,比任何复习材料都标准。《考试说明》的知识点基本是教材中的节和框标题。新课程的教材,分为正文、辅助文。不仅要读正文而且要重视辅助文,比如教材中的“专家点评”栏目,是对疑难问题的解析和拓展性说明,仔细阅读对于解答选择题辨别选项非常有用。“相关链接”往往是出题的背景材料。另外,教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图对于专题复习非常有益。
政治考点较多,可以定时定量地记,注重效率,逐个记忆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政治知识框架加以梳理,把散见在不同课、节的相关知识点用线串起来,归纳出知识专题。既要宏观上记住知识体系,又要在微观上将界限把握准确清楚,这对提高解题能力十分有益。如辩证唯物论中,大专题包括辩证法的主要观点、历史唯物主义的范围等,小专题包括规律的相关知识、认识的相关知识(实践观)、联系的观点,辩证法的发展观、矛盾分析法,人民群众的相关知识等。
二、适当限时,提高做题效率
高考政治做题要快,选择题基本是一分钟一个,非选择题,一般一问限定在5-8分钟内完成。政治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注重储备(记忆)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做题、分析试题提高自己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在把握知识的基础上做题,一方面提高解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但是要适当有选择地做题。
可以做各个地区近三到五年的高考题,要注意时效性的问题和国家经济形势和社会生活及发展政策的变化。做过的题注意分析其思路,如何解读设问、如何提取、回应有效信息即答案设置与背景材料中的具体联系。
还可以做各个地区的模拟题。做政治模拟题可以检验是否全面掌握了考点,发现自己知识漏洞并找补。“一模”注重考查能力。解读信息的能力直接影响运用知识的能力答题的质量和速度。描述即分析说明事物的能力、论证问题、探讨问题的能力会在不同的试题中体现出来。通过认真做题检查训练自己的学习能力。在知识点记忆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自己能力差在哪一点上,有意识地多做一些同类型的题。
三、查漏补缺,关注时政热点谋考网
政治之所以涉及到时政热点,目的之一就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关注热点,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是用好《时事》手册。通过阅读《时事》手册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了解社会生活、中学生的生活即身边的事情。比如关于“通货膨胀”与“国家宏观调控”问题,通过阅读《时事》知道,我国政府在应对通货膨胀时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增长的时候主要采取什么宏观经济政策。“滞涨”同时出现的情况下如何应对。
近年来的高考,政治学科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生活气息,考试题目多贴近生活、贴近考生,所以在复习时,要多联系一年来的重大时政热点: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是会议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改革35周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会议焦点)、全国“两会”、文化强国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走出去”)、经济转型升级、生态环保、城镇化、新兴产业发展、科教兴国、社会公平以及中央主流媒体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等,学会运用学科的基本原理分析事物性质、探寻现象成因、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注意从不同模块多角度进行思维。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谋考网:www.mouk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