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6 08:20:51 | 谋考网
物理的学习必须大量做题,但光讲究做题数量效果并不好,正确的做法是:做题的时候要多思考,多向自己提问题。真正的物理学霸其实做题速度并不快,甚至很慢很慢,因为他们每次做完题后,都会看一下结论是怎样得出的,看看对以后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做一题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果做完一道题对下答案扔那就不管,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题型,你大概率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熟悉相关章节知识点的联系谋考网
考试当中的中等题和难题都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以及与其他章节的“关联整合”,例如运动学公式与功和能当中的“动能定理”关系密切,在电磁感应中必考,在牛顿定律中也必不可少。
熟悉相关科目的关联知识
物理当中的数学知识比比皆是,要学好物理,必须要学好数学,例如经常用到的“基本不等式”、“辅助角公式”、“三角函数”、“圆锥曲线”、“分离常数”以及“数列”等。
1.养成“良好的思维定势”,克服“不好的思维定势”。
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经常有不好的思维定势影响我们。这些是我们要力求克服的。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定势则更为重要!良好的思维定势就是说:看到什么就要想到什么!比如看到“惯性”就想到“质量”;看到“合速度”就想到“实际速度”;看到“摩擦力”就先分析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看到“合外力”就想到“加速度”;看到“能量变化”就想到各种对应的“功能关系”等等。
2.一定避免“想当然”。得出任何结论必须要有根有据!根据必须是物理规律。
做物理题最忌讳的就是“想当然”、“我以为应该这样…”“我觉得应该怎样…”“我想是这样的…”“就应该是这样…”。要记住:越是这种想当然的东西越是物理中最容易出错的东西。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很多领域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但在物理问题中却经常犯一些经验性、想当然的错误,比如:他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等。而伽利略则开创了实验与理论结合来推导解答出物理问题的先河。从而推翻了亚氏的经验主义、想当然的错误。所以在平时学习物理时得出每一个物理结论要力求做到“有根有据”!要能够从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来推导出你的结论。
3.遇到熟题,容易题一定要加倍小心特别注意,最容易做的题往往最容易出错。
此类题目最容易让同学们高兴,如果你大意、轻视甚至藐视它,大难就要降临到你的头上了。或许出错就在哪一个方向或者单位上。记住:越是容易题目越容易犯错!就因为你的轻视。所以“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对解题非常适用。
100天,如果你现在只能考300分,那么最多可以提高150分以上。如果能依靠400分,最多可以增加100分以上。如果能考500分,最多可以增加50分以上。如果能考550分,最多可以提高30分以上。如果能考580分,只要高考能维持住就好。
内容导航高三最后一百天的提分方法高三最后100天能提高多少分>
1、环境很重要,包括班主任的心理引导,家长的鼓励支持,志同道合的同学间互相激励共同进步。考试需要氛围,高三备考也需要一个合适的氛围,有时与同学“攀比成绩”,最后一百天刷适量地习题和难题较劲都会使自己保持一个良好地备考状态。
2、高三最后一百天要有规划,有计划,例如一周完成一个模块的复习,一天三十个单词背诵,两天一套完整的理综卷,每天改十道错题等等,并且将计划可视化,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最后一点,千万不要太早进行考前休整,高三学子确实十分辛苦,考前休整,调节作息也是很重要的事,但我建议在考前一两天就可,太早放松可能放出去收不回来。
提示:下方“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是根据人工智能大数据来具体进行分析,以及根据各高校历年的招生录取数据,结合各省招生政策,理性分析录取概率,输入分数、省份、文理科,即可了解稳、冲、保能上哪些大学
高三最后100天能提高这个看你的基础和学习。如果你的底子不差,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且能在这100天内持之以恒地学习,高考时成为一匹黑马没有问题。最多见过一模和高考差300多分的。总而言之,只要你想,就有实现的希望。
当然还要看自己的努力了,还要看考试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只要在考场上不慌不忙,认真做好每一道自己会做的题,结果不会差,你平时用了多少的功夫,在高考的时候会原原本本的还给你。
温馨提示:以上高三最后100天能提多少分只是部分内容,如果想要查看全部高三最后100天能提多少分的高考生,请直接下载微页志愿APP查看,微页志愿还可以查看能上什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