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5 14:42:11 | 谋考网
学会主动复习和总结。进行章节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时是教师替学生做总结,做得细致,深刻,完整。高中是自己给自己做总结,老师不但不给做,而且是讲到哪,考到哪,不留复习时间,也没有明确指出做总结的时间。
一:扎实基础、定理、公式和条件。
数学的学习不需要做大量的家庭作业。但是数学需要认真对待基础知识的定理公式记忆。而且一定要记忆准确无误,一个小数点都不可以出错。学习数学不是说不用记忆任何东西,只要会思考就行了。相反,数学不仅要会思考,更要会精准记忆。也只有自己知识储备厚实,自己遇到数学难题才有可能做到立即调用知识为己所用。
所以记住了:高中数学里面只要出现定理、公式、限定条件,那么就需要一字不差的记忆在脑子里。这样在以后的考试中才可以灵活自如运用学到的知识,而不至于考试中出现和各种始料未及的问题。
特别是限制条件,因为数学里面一个公式和定理的正确运用是需要在一个正确的条件下进行的。
二:理论结合做题,双向努力提分才更有效果。
有些学生只看书不做题,有些学生只做题不看书。这两类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不会太好,只有做题和课本知识相结合整理学习效果才会更显著。在一节知识学习完后,下午自习课的时候就需要训练上午学习过的知识习题。而且要透过题目来进一步理解课本概念的含义。
有很多时候对于课本知识不理解的学生在研究几道习题就可以理解透彻了。这里也是强调看书和做题一起进行,不可顾此失彼。
三:注重逻辑解题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就是学习怎么样思考的课程。解题过程的每一步都是自己想问题思路的具象表现。想要学好数学就要注重对自己解题能力的培养,而且还需要注意数学题目里面的逻辑关系。比如:函数对应关系、集合包含关系、概率算法问题和解析几何的运用问题等等。这些数学题目里面的解题经验和思路都需要在大量练习中慢慢培养起来。
很多学生在高二选择理科还是文科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文理科的区别是什么了。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用逻辑一个用记忆。很多学校班级就出现了一种学生不做作业但是数学成绩很好的奇怪现象。这些学生不是什么天才神童,而是他们已经理解学好数学是需要从思维上下功夫的科目。你只有想明白了数学内在联系,你解题的过程才清晰。这样提分自然就快速。
四:多交流和多分享数学学习经验和心得。
学生们学习过程中需要彼此交流学习经验,才会让自己的思维角度更独到。一个班上自己可以寻找共同学习的小伙伴,当一节知识学完后就可以坐在一起交流一下自己学习的感受和问题。也许你在交流的过程中彼此吸取经验,就可以让自己思路不通的地方顺畅无阻。
交流的过程就是给自己纠正错误逻辑思路的过程。一个问题你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思考的,在对照彼此的思路上就可以慢慢纠正自己的错误逻辑。这样进过交流后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快速提高学习成绩。
重视改错,错不重犯
一定要重视改错工作,做到错不再犯。初中数学教学采取的方法是,把各种可能的错误,都告诉学生注意,只要有一人出过错,就要提出来,让全体同学引为借鉴。这叫“一人有病,全体吃药。”
高中数学课没有那么多时间,除了少数几种典型错,其它错误,不能一一顾及。只能“谁有病,谁吃药”。如果学生“有病”,而自己却又忘记吃药,那么没人会一再地提醒他应该注意些什么。如果能及时改错,那么错误就可能转变为财富,成为不再犯这种错误的预防针。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改错,这个错误就将形成一处隐患,一处“地雷”,迟早要惹祸。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上不去,是因为自己做题太粗心。其实,原因并非如此。打一个比方。比如说,学习开汽车。右脚下面,往左踩,是踩刹车。往右踩,是踩油门。其机械原理,设计原因,操作规程都可以讲的清清楚楚。如果新司机真正掌握了这一套,请问,可以同意他开车上街吗?恐怕他自己也知道自己还缺乏练习。
高考政治很少有计算题,多数题目还是以要求准确记忆为主,因此在政治这科备考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理解与记忆能力的提升,同时要掐着时间做题,还要了解时事热点。
一、回归教材,串联所有知识点谋考网
在政治复习中,一定要使用好教材,它是主要依据,比任何复习材料都标准。《考试说明》的知识点基本是教材中的节和框标题。新课程的教材,分为正文、辅助文。不仅要读正文而且要重视辅助文,比如教材中的“专家点评”栏目,是对疑难问题的解析和拓展性说明,仔细阅读对于解答选择题辨别选项非常有用。“相关链接”往往是出题的背景材料。另外,教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图对于专题复习非常有益。
政治考点较多,可以定时定量地记,注重效率,逐个记忆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政治知识框架加以梳理,把散见在不同课、节的相关知识点用线串起来,归纳出知识专题。既要宏观上记住知识体系,又要在微观上将界限把握准确清楚,这对提高解题能力十分有益。如辩证唯物论中,大专题包括辩证法的主要观点、历史唯物主义的范围等,小专题包括规律的相关知识、认识的相关知识(实践观)、联系的观点,辩证法的发展观、矛盾分析法,人民群众的相关知识等。
二、适当限时,提高做题效率
高考政治做题要快,选择题基本是一分钟一个,非选择题,一般一问限定在5-8分钟内完成。政治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注重储备(记忆)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做题、分析试题提高自己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在把握知识的基础上做题,一方面提高解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但是要适当有选择地做题。
可以做各个地区近三到五年的高考题,要注意时效性的问题和国家经济形势和社会生活及发展政策的变化。做过的题注意分析其思路,如何解读设问、如何提取、回应有效信息即答案设置与背景材料中的具体联系。
还可以做各个地区的模拟题。做政治模拟题可以检验是否全面掌握了考点,发现自己知识漏洞并找补。“一模”注重考查能力。解读信息的能力直接影响运用知识的能力答题的质量和速度。描述即分析说明事物的能力、论证问题、探讨问题的能力会在不同的试题中体现出来。通过认真做题检查训练自己的学习能力。在知识点记忆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自己能力差在哪一点上,有意识地多做一些同类型的题。
三、查漏补缺,关注时政热点
政治之所以涉及到时政热点,目的之一就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关注热点,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是用好《时事》手册。通过阅读《时事》手册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了解社会生活、中学生的生活即身边的事情。比如关于“通货膨胀”与“国家宏观调控”问题,通过阅读《时事》知道,我国政府在应对通货膨胀时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增长的时候主要采取什么宏观经济政策。“滞涨”同时出现的情况下如何应对。
近年来的高考,政治学科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生活气息,考试题目多贴近生活、贴近考生,所以在复习时,要多联系一年来的重大时政热点: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是会议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改革35周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会议焦点)、全国“两会”、文化强国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走出去”)、经济转型升级、生态环保、城镇化、新兴产业发展、科教兴国、社会公平以及中央主流媒体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等,学会运用学科的基本原理分析事物性质、探寻现象成因、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注意从不同模块多角度进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