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信息 > 高考备考

2023高考生物应试技巧有哪些 2023高考语文环境描写赏析题怎么答

发布时间:2023-04-06 10:48:18 | 谋考网

2023高考生物应试技巧有哪些 怎么提高生物成绩

高中生学习生物时,要采取图文结合法学习,进行必要的形象记忆。 高中生物重点内容都有相应的结合示意图,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把图示记住,再加以适当的文字理解,记忆效果效果就会更好。

2023高考生物的答题技巧

1.先易后难

一般来说遇到一个题目,若耗时3-5分钟仍理不清解题思路,应视为难题暂时放弃,即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而把精力放到解容易题和中档题上,以便节约时间,等有时间再回头来攻克难题。要知道在高考中合理的安排时间是十分关键的。

2.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划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有些选择题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一点,读第一遍一般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在结合答案选项,就能比较准确地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3.审题

大家在高考生物做题的时候会有两种反应,第一种反应,题目读一半,觉得熟悉,心想这题我熟悉,这会导致没有解题思路;第二种反应,当你看到题目非常陌生的时候,你很紧张,可能看的就很认真,反而不会因为马虎丢分。所以,要弄清楚审的是什么题。

高考的生物是理科,但由于考生答题没有审清题目要求,以及看图、抄写文字、模糊题目,首先粗心大意造成失分。

审题是关键,审题是关键,有些试题题目由于答非所问,漏做,有时分心为宜,所以审题不仔细,最终导致失分。

本站提示:大家在知道自己高考成绩后可以下载《学究网志愿》,进入学究网志愿软件,了解查询自己的成绩在全国能上的大学以及更多高考内容。

怎么才能提高高中生物成绩

1、看书要细心

老师讲的,我们都必须有足够的理解和记忆。这才是学习的关键。所以看书一定要仔细。看书是为了能够让你记忆更牢固。我们看书不是为了看答案,而是为了理解课本给我们呈现的内容,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它。

2、多思考

生物并不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它会在以后的题目中经常出现“生物现象”,并且这些现象往往都是由很简单的题组成,所以要做到举一反三,不要再去死记硬背了!记得牢最重要!第二点:记忆一定要完整!记忆的目的就知道要背到什么程度。因为我们考试时所考的知识点很难理解。

3、多提问

生物学起来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知识点多但是考试少!对于我们来说确实很难,如果我们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呢?为什么?为什么?又为什么会被忽视掉?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问题!你会发现,你问的越多,发现的就越多。

2023高考语文环境描写赏析题怎么答 有什么答题技巧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环境描写作用题如何回答

环境描写的作用,总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环境本身: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3、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4、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主题;②丰富、深化主旨。

答题常用术语

1、社会环境的作用: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

(3)揭示社会关系;

(4)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

(5)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

2.自然环境的作用:

(1)突出季节特征;

(2)表现地域风光;

(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4)渲染、营造、烘托氛围或气氛;

(5)增加或缓和紧张的氛围;

(6)奠定感情基调;

(7)反映、暗示社会环境;

(8)换转或展开情节,推动情节发展;

(9)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10)前后多次描写,成为行文线索;

(11)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

(12)烘托、映衬人物形象;

(13)表现人物心理、性格;

(14)暗示人物心理转变;

(15)象征、暗示人物命运;

(16)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

(17)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主题;

(18)丰富、深化主旨;

(19)设置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

温馨提示:下载学究网志愿查看更多大学投档线、专业分数线及位次、大学排名等数据。同时《学究网志愿》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及云计算处理,科学评估所有能上的大学以及被录取的概率,方便我们后续志愿填报选择学校参考。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

一、自然环境描写的角度与手法:

(1) 描写的技巧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在的事物。“虚”指作者想象和联想)、正侧描写、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用笔墨做细致入微地刻画)和白描(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精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等。

(2)从修辞角度看

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来描写。谋考网

(3)从写景角度看

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味等角度对景物进行具体细致地描写);

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平视,等等;

③写景顺序——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

二、社会环境描写手法

常用描写技巧:

A点面结合(“面”是指场景的整体,“点”是指场景中的个别情景,一般是指场景中作者描写最为突出的部分。点面结合,要求场景的描写既要注意整体,又要突出重点。)

B简笔勾勒(也就是白描)

C细描(可以用精细的笔墨对环境进行描写,是整个场景熠熠生辉。)

提示:想要低分上大学吗?想要省心、高效、准确填报志愿吗?想要步入理想院校吗?可以点击下方“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只要输入分数、省份、文理科就能知道自己可以上的大学,通过大数据分析及云计算处理,为我们科学评估出的分数对应的所有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谋考网:www.mou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023高考生物应试技巧有哪些 2023高考语文环境描写赏析题怎么答”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