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1 23:30:43 | 谋考网
物理的学习必须大量做题,但光讲究做题数量效果并不好,正确的做法是:做题的时候要多思考,多向自己提问题。真正的物理学霸其实做题速度并不快,甚至很慢很慢,因为他们每次做完题后,都会看一下结论是怎样得出的,看看对以后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做一题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果做完一道题对下答案扔那就不管,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题型,你大概率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熟悉相关章节知识点的联系
考试当中的中等题和难题都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以及与其他章节的“关联整合”,例如运动学公式与功和能当中的“动能定理”关系密切,在电磁感应中必考,在牛顿定律中也必不可少。
熟悉相关科目的关联知识
物理当中的数学知识比比皆是,要学好物理,必须要学好数学,例如经常用到的“基本不等式”、“辅助角公式”、“三角函数”、“圆锥曲线”、“分离常数”以及“数列”等。
1.养成“良好的思维定势”,克服“不好的思维定势”。
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经常有不好的思维定势影响我们。这些是我们要力求克服的。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定势则更为重要!良好的思维定势就是说:看到什么就要想到什么!比如看到“惯性”就想到“质量”;看到“合速度”就想到“实际速度”;看到“摩擦力”就先分析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看到“合外力”就想到“加速度”;看到“能量变化”就想到各种对应的“功能关系”等等。
2.一定避免“想当然”。得出任何结论必须要有根有据!根据必须是物理规律。
做物理题最忌讳的就是“想当然”、“我以为应该这样…”“我觉得应该怎样…”“我想是这样的…”“就应该是这样…”。要记住:越是这种想当然的东西越是物理中最容易出错的东西。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很多领域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但在物理问题中却经常犯一些经验性、想当然的错误,比如:他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等。而伽利略则开创了实验与理论结合来推导解答出物理问题的先河。从而推翻了亚氏的经验主义、想当然的错误。所以在平时学习物理时得出每一个物理结论要力求做到“有根有据”!要能够从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来推导出你的结论。
3.遇到熟题,容易题一定要加倍小心特别注意,最容易做的题往往最容易出错。
此类题目最容易让同学们高兴,如果你大意、轻视甚至藐视它,大难就要降临到你的头上了。或许出错就在哪一个方向或者单位上。记住:越是容易题目越容易犯错!就因为你的轻视。所以“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对解题非常适用。
还剩100天的时候,是完全来得及的。越是到最后的时候,越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学习,来保证你学习高效,好好复习,查缺补漏的话成绩还是能获得较高的提升的。
内容导航高考前怎么提高成绩高考只剩100天还来不来得及>
看高考题过程中注重思考,一定要思考题目信息是那些?哪些是做题的方向点?我们就拿物理题来说吧,这道题最终问的是什么,我需要知道什么,我又已经知道了什么,我知道的这些和我需要知道的这些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方向。
学会筛选高考有效信息,一道题不管是考航天飞机绕地球还是火箭绕地球,最终考的知识点都是一样的,那这就属于给有用的信息披上了不同的外衣,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将这层外衣剖开。
一定要思考一个问题:做错的题,我是怎么思考的?正确的思路是由题目决定的还是知识点套用出来的?
一定要思考解题步骤之间是怎么关联起来?能不能应用到其他题?
很多同学可能并不欠缺高考基础,但是由于平时的学习习惯,导致自主性思考能力较差,做题时依赖知识点套用,没有学会根据高考题目本身信息寻找解题入手点,也就是说没有思路。
因此看高考题的过程中,应该以简单、中等难度的题为主,尤关注以往错题。注重看“解题的思路”,而不是“解题的步骤”,要多问自己每个步骤是如何产生的。
基础较差的同学和中等同学,我建议用套题来训练自己。套题是综合几套卷子拿出一类题型,并不是针对某一知识点模块。如综合5份卷的全部数学选择题,集中训练。
友情提示: 在本文下方的“测一测你能上的大学”一栏,输入自己的高考成绩、省份、选科,点击查看,就能看到能上的大学/专业有哪些、录取概率是多少、自己在全省的位次排名是多少、同时还可以查看更多院校信息
距高考100天还来得及。高中的知识系统起来其实并不算多,100天来不来得及最关键还是要看你的决心和毅力,高考还剩不到100天,考生利用好时间查缺补漏的话成绩还是能获得成绩的提高的。
在我们日常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勤奋,尤其是文科类的学生需要背的东西很多,但一天的时间久,24小时不会多也不会少,这就需要我们利用一些琐碎的时间,等公交车的时候吃饭排队的时候,我们都可以背背单词,背背古诗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