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信息 > 高考备考

2023高考地理怎么复习 有什么答题技巧

发布时间:2023-04-05 05:27:47 | 谋考网

2023高考地理怎么复习 有什么备考建议

高中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具的学科,很多同学都对这门学科十分头疼。想要提高我们的高中地理成绩,不能光靠死记硬背,应该掌握技巧和方法,注重对地理思维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地理成绩越来越好,突破瓶颈的限制。

高中地理如何提高成绩

一、多刷地理考试真题,尤其是选择题

多刷题是提高地理成绩最快,最实用的方法之一,只有见过足够多题型,才能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同时各种变化多端的图只有在刷题中不断接触和巩固,锻炼出快速看图分析的逻辑能力,才能够在看到陌生图片时临危不惧。

地理刷题主要是针对选择题,在刷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囫囵吞枣的刷题等于无效刷题。通过刷题,来提高做题速度,找出薄弱知识点。

二、多背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洋流图等

背地理图的好处很多,背图可以让我们有很清晰的方位感,通常来说,很多考试给的图片并不明确,我们可以根据图片所给的信息来判断这个图形的地理位置是哪里,我们也可以根据图片给的地理位置来判断这个地理方位的气候特点以及地形情况等。

背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单图熟练后可以背综合性图片,比如把同个地区的季风图与气候图重叠起来背。

2、在做题复盘时不断补充该地区的背景知识,做到可以指出某地就能快速反应出相应知识的能力。

3、平时一定要积累知识点,一周最少过一遍,把不会的或者不熟练用小本本抄起来。

三、总结主观题框架,分类归纳

地理主观题的答题并不是十分难,只要掌握好答题的逻辑方法总结好,主观题的答题框架按步骤进行作答地理主观题就能拿到一个很稳定的分数。

提示:如果考生想要知道自己高考成绩能考上哪些大学,小伙伴们可以下载《学究网志愿》,软件包含教育部公布的所有大学的信息和1800多种本专科专业信息,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内1838种职业信息,并提供高考志愿推荐院校服务。

复习地理的实用方法

聚合思维法

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方向探索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

如: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通过长期对气温、气压、风向和湿度等气候要素的观察,并仔细观察冰的初冻、融化以及物候现象等,得出了我国近五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

逆向思维法

这是以背道常规现象、由结论推原因或条件的思维方式。

如: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岩溶地形,这一反常现象怎样解释?按青藏高原现在的自然条件,不能形成岩溶地貌。但如果反过来由果索因,从青藏高原的发展历史来探寻答案,则问题就解决了。

假设思维法

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假说。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

如:魏格纳用这种方法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科学家们对地中海未来的情形提出了“消亡说”、“干涸说”、“扩展说”三种假设。

发散思维法

发散思维又叫扩散思维,是指当遇到一个问题,以解决这一问题为目标,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智力活动,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如: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用发散思维就可回答为,森林提供木材,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

2023高考语文环境描写赏析题怎么答 有什么答题技巧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环境描写作用题如何回答

环境描写的作用,总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环境本身: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3、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4、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主题;②丰富、深化主旨。

答题常用术语

1、社会环境的作用: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

(3)揭示社会关系;

(4)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

(5)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

2.自然环境的作用:

(1)突出季节特征;

(2)表现地域风光;

(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4)渲染、营造、烘托氛围或气氛;

(5)增加或缓和紧张的氛围;

(6)奠定感情基调;

(7)反映、暗示社会环境;

(8)换转或展开情节,推动情节发展;

(9)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10)前后多次描写,成为行文线索;谋考网

(11)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

(12)烘托、映衬人物形象;

(13)表现人物心理、性格;

(14)暗示人物心理转变;

(15)象征、暗示人物命运;

(16)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

(17)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主题;

(18)丰富、深化主旨;

(19)设置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

温馨提示:下载学究网志愿查看更多大学投档线、专业分数线及位次、大学排名等数据。同时《学究网志愿》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及云计算处理,科学评估所有能上的大学以及被录取的概率,方便我们后续志愿填报选择学校参考。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

一、自然环境描写的角度与手法:

(1) 描写的技巧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在的事物。“虚”指作者想象和联想)、正侧描写、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用笔墨做细致入微地刻画)和白描(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精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等。

(2)从修辞角度看

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来描写。

(3)从写景角度看

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味等角度对景物进行具体细致地描写);

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平视,等等;

③写景顺序——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

二、社会环境描写手法

常用描写技巧:

A点面结合(“面”是指场景的整体,“点”是指场景中的个别情景,一般是指场景中作者描写最为突出的部分。点面结合,要求场景的描写既要注意整体,又要突出重点。)

B简笔勾勒(也就是白描)

C细描(可以用精细的笔墨对环境进行描写,是整个场景熠熠生辉。)

提示:想要低分上大学吗?想要省心、高效、准确填报志愿吗?想要步入理想院校吗?可以点击下方“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只要输入分数、省份、文理科就能知道自己可以上的大学,通过大数据分析及云计算处理,为我们科学评估出的分数对应的所有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谋考网:www.mou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023高考地理怎么复习 有什么答题技巧”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